|
據山西新聞網報道,7月25日從省經信委獲悉,山西省焦化行業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仍未扭轉,今年1-5月份,焦化行業實現利潤盈虧相抵凈虧損32.7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7.1億元),虧損面達72.5%。
省經信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半年,省焦炭產量完成4286萬噸,同比減少151萬噸,下降3.4%,比去年同期回落11.6個百分點,是上半年山西省唯一產量下降的主要工業產品。由于鋼材價格持續回落,鋼廠持續保持庫存低水平運行,在減少采購量的同時下調采購價格,7月份焦炭價格維持低位運行。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特別是近一兩個月,焦炭價格環比回落的同時,鋼鐵企業也紛紛以各種理由提出減少焦炭接貨量,導致山西省焦炭企業庫存積壓嚴重。由于市場需求不足,焦化企業普遍限產,企業被迫延長結焦時間、限產普遍在30%以上,部分企業結焦時間由正常的22個小時延長到50個小時以上,一些企業甚至燜爐保溫。
針對省焦化行業全行業虧損的局面,山西某焦化企業負責人表示,造成焦化行業景氣度下降、行業運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歸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焦化行業自身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則是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煤炭——焦炭——鋼鐵整個產業鏈陷入低迷。他表示,山西焦化行業要走出困局,首先要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通過行業整合來調整過剩產能,使行業發展更加順應市場需求,符合經濟運行規律。另外要將煤企納入整合鏈條內,并與鋼廠聯合,使煤炭——焦炭——鋼鐵整個產業鏈保持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下一步焦化行業的發展將以化為主,以焦炭為輔,必須向焦炭的下游產品和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副產品發展。”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把焦炭生產排放的焦爐煤氣加以利用,可以制甲醇,再利用甲醇制烯烴,使產業鏈越拉越長,價值開發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