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鋼官方網站發布“南芬露天礦1500萬t/a擴產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告”,南芬露天礦擴產后,生產規模為1500萬t/a,設計礦山服務年限33年。本鋼集團年生產鋼鐵2000萬噸,年產值1000萬億元,但鐵礦石自供給能力僅有30%。
據悉,本鋼南芬露天礦是本鋼集團鐵礦石主要原料生產基地之一,2010年南芬露天礦原礦產量1289萬t。本溪鋼鐵(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根據目前生產能力,年需含鐵30%左右品位的鐵礦石近4000萬t,為加大鐵礦石供給量,提出南芬露天礦進行擴產。擴產后生產規模為1500萬t/a,露天開采。設計礦山服務年限33年,其中1500萬t/a生產能力穩產20年。
2009年9月,露天礦1500萬噸鐵礦石擴產三期擴幫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按設計要求,露天礦年產鐵礦石由1250萬噸/年,逐年提高到1300萬噸/年、1400萬噸/年。在擴幫第十年達產1500萬噸。除南芬露天礦,本鋼礦業公司還于2009年連續啟動徐家堡、賈家堡、花嶺溝、棉花堡四座鐵礦的開發建設,四礦已探明總儲量4.33億噸。計劃6年內總投資近60億元,建成達產后,本鋼自產鐵精礦可增加至1140萬噸,鐵礦石產量超過3000萬噸。
此外,去年年底,本鋼集團礦業公司與遼陽順峰鋼鐵公司合作開發棉花堡鐵礦2-6號礦體項目舉行簽字儀式。棉花堡鐵礦毗鄰歪頭山鐵礦,礦區面積10.53平方公里,儲量1.54億噸。今年6月29日,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又與遼寧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簽訂本溪鐵礦整裝勘查戰略合作協議。本鋼集團將出資1400萬元和5000萬元,分別支持花紅溝和偏嶺―西麻戶兩個鐵礦勘查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本溪是全國知名的煤鐵之城,有著上百年的鋼鐵產業發展史,擁有儲量超過10億噸的亞洲最大的南芬露天礦,還有新近勘探儲量25億噸的思山嶺鐵礦和遠景儲量100億噸的大臺溝鐵礦。當地兩家重點鋼企——本溪鋼鐵集團和北臺鋼鐵集團,已成為新的本溪鋼鐵集團。目前,已形成產能2300萬噸、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規模,這也加厚了本溪“鋼都”建設的資本。
據鋼聯資訊了解,本鋼已擁有東北最大的4747立方米高爐,世界軋幅最寬、水平最高的2300毫米熱軋機組,有3條熱軋和2條冷軋生產線,集裝箱板、汽車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精品已成為本鋼的主導產品,規格品種多達400余種,“雙高”產品占總量的85%,產品出口40余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本溪在做強鋼鐵產業,實現產業升級的同時,加快推進大臺溝和思山嶺鐵礦開發建設,為發展鋼鐵產業提供資源支撐。到“十二五”末,本鋼將建成擁有4條冷軋、4條熱軋,成為鋼鐵產能超3000萬噸、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的特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和全國精品鋼材基地,進軍世界500強。
其中,深圳億眾鑫礦業有限公司正在推進大臺溝鐵礦的開發。大臺溝鐵礦一期工程擬于2016年投產,年產礦石3000萬噸,鐵精礦1000萬噸。第二期投資110億元,年產鐵礦石達到6000萬噸,鐵精粉2000萬噸。最終規模為年產鐵礦石1億噸,鐵精粉3300多萬噸,成為國內大型礦業公司之一。由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投資120億元的本溪思山嶺鐵礦采選工程于2011年舉行奠基儀式。一期工程2014年建成達產,年處理鐵礦石1500萬噸,年生產鐵精粉500萬噸。二期工程年處理鐵礦石3000萬噸,生產鐵精粉1000萬噸。
(關鍵詞:本溪 本鋼 鐵礦石 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