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150噸聚丙烯落海一事,作為貨主的中石化集團昨天開始介入調查;承運商中海集運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發生墜海的貨船是租用的,事故責任應由船東承擔。
7月23日十號臺風“韋森特”襲港期間,一艘裝有屬于中石化的150噸聚丙烯的貨船,在從廣州前往汕頭的途中墜海;隨后,150噸聚丙烯落海后漂流至香港各海域。目前已打撈清理了約一半的聚丙烯膠粒。香港已有個別養殖場發現了聚丙烯膠粒。香港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中石化及中海集運應支付2億港元的善后費用;還有香港政治團體要求中石化道歉,并向漁民賠償和負責清理費用。
“我們也是貨船墜海的受害者,我正在前往香港了解此事。”中石化集團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昨天下午對本報說,中石化已經組織了數十名員工以志愿者的形式參與了清理海灘,未來可能還會外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清理。
呂大鵬說,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把落海的聚丙烯清理干凈,待現場情況了解清楚后,中石化會做出正式的回應,至于具體的賠償責任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作為承運商的中海集運,則認為賠償和清理責任應由船東負責。中海集運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昨天對本報表示,根據公司與船東簽訂的協議,此次事故應由船東負責,中海集運作為受害者,已經配合參與了先期的清理善后工作。不過,如果船東對此有異議,公司可能會先行墊付相關費用。
而對于墜海貨船的船東,中石化和中海集運方面均沒有透露。不過,呂大鵬表示:“我們沒有直接跟船東簽訂合同,我們會直接跟與我們簽訂代理合同的公司協商相關事宜。”
這批貨物的墜海對海洋環境以及中石化的影響如何?中宇資訊分析師趙雪燕介紹說,聚丙烯粒料的用途主要為拉絲、共聚、注塑、膜料、管材等,是常見的塑料原料,本身并無毒性。目前聚丙烯粒料價格在11000~13000元/噸之間,中石化近期銷售的聚丙烯都處于虧本狀態,且中石化的聚丙烯年產能超過600萬噸。
據了解,類似事故的賠償一般會按照貨船的噸位和貨物的價值來決定。照此計算,此次墜海的150噸聚丙烯總價值在165萬元~195萬元之間,與香港環保觸覺提出的2億港元善后費用相差較大。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與資源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夏軍律師對本報表示,根據海事賠償責任限制,類似的賠償金額可能不會太高。而且,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化工產品海洋污染賠償的法規,所以此次賠償的后果還難以預料。
“一般來講,貨主、承運商和船東都應該對此承擔責任,具體賠償金額再視情況決定。”夏軍說,即使是由臺風這個不可抗力導致的事故,按照國際慣例,也不能免除相關公司的責任。
昨天,港府方面并未有進一步的消息發布。根據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的表態,香港海事處會追查涉及的船主、貨主及生產商,然后再征詢律政司意見,決定是否追討刑事或民事責任。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