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影響全行業的環保新規——《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于10月1日正式實施。業內人士認為,該標準的實施,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會進一步淘汰我國焦炭業落后產能,加快企業間兼并重組的步伐。
新的煉焦環保標準由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該標準取代了當下仍沿用的1996年的《煉焦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有專家表示,當下焦炭行業生產非常分散,一些小的焦化廠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同時焦炭產能嚴重過剩。焦炭環保新標準的實施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環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增加行業集中度。
事實上,產能過剩已成為制約焦炭行業發展的最大掣肘。根據中鋼聯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焦化行業產能不足2億噸,2011年我國焦炭產能已經達到近6億噸水平,產能急劇擴張、產量不斷增大導致焦炭行業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
以山東省為例,該省2011年底焦炭產能為6200萬噸,根據山東省“十二五”末鋼鐵產能控制在5000萬噸的目標,焦炭需求僅為2500萬噸,焦炭過剩產能將達到60%。
供求失衡的結果是焦炭價格大幅下跌,今年以來焦炭市場主流報價降幅達到100元/噸~250元/噸左右,多數焦化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企業限產、減產已成常態。
在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的影響下,焦化企業經營步履維艱。在涉及焦炭業務的10家上市公司中,上半年6家公司凈利潤下滑,5家虧損。
以焦炭業務占主營比例最大的3家上市公司山西焦化、美錦能源、四川圣達為例。今年中期,山西焦化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3%,凈利潤同比下降83%,美錦能源凈利潤同比下滑230.8%,四川圣達凈利潤同比下滑274.8%。
有分析師表示,近年來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國內鋼鐵行業一直疲軟,需求萎縮,鋼鐵業對焦炭需求的下降,導致焦炭價格持續下滑,焦炭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很弱。
根據公開信息,山西省和山東省等焦炭生產大省已紛紛推出舉措,要求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焦化企業轉型升級。
針對此次焦炭環保新標準的實施,有專家認為,落后產能的淘汰,有利于涉及焦炭業務上市公司經營環境的改善,但同時,新標準的實施也要求相關公司對生產系統進行改造,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
(關鍵字:焦炭業 落后產能 淘汰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