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袁家壩工業園和石盤工業園內,隨處可見運輸車沿著園區道路來回穿行,將鋁水源源不斷送達近30家已投產中下游企業。
目前,園區“綠色水電鋁—鋁精深加工—綠色循環再生鋁”產業鏈已基本形成,實現了“鋁水不出園區”,每噸鋁液能為中下游企業帶來逾100 萬元產值。
作為我市綠色水電鋁生產企業的,中孚鋁業年產量已達 43 萬噸。記者在該企業看到,鋁水運輸車駛出中孚鋁業大門,就徑直到達了四川久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是作為中孚鋁業的下游企業被招引進來的。”該企業總經理宗旭星告訴記者。
2019年,久達新材在中孚鋁業旁選址建設,由于園區道路連通,兩家企業運輸距離幾乎為零。如今,每半小時就有鋁水運輸車抵達該企業的生產車間。
“每車8噸,每天都需要300噸到400噸以供生產。”宗旭星說。自正式投產以來,利用廣元中孚的鋁液,久達新材面向國內外客戶生產、加工、銷售鋁基新材料,今年上半年月產值均達1億余元。
因為鋁水在園區內直達下游企業車間,鋁液不用加工成鋁錠,避免二次用電,降低了能耗。
“鋁水直供,不僅降低了上游企業制作鋁錠的能耗,我們下游企業也不用回爐溶解,生產能耗自然也降低了。”安馭輪轂總經理助理趙剛毅告訴記者,作為下游企業,每天都有10余噸鋁液到達生產車間,不僅降低了約50%的能耗,還提升了產品質量。
“用鋁水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也要好一些。”趙剛毅說,成本降低和產品質優,這地增加了安馭輪轂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鋁進行回收生產成鋁棒,然后加工成型材。”廣元國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郭亮告訴記者,鋁產品的循環再利用,讓下游企業實現對鋁生產企業的反哺。現在,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鋁產業已形成8條鋁下游精深加工主鏈和18條細分鏈條。
“未來10年,我們將加快實現115 萬噸產能,建成擁有中間產品 50 余種、終端產品200余種的西部地區鋁加工門類、綠色循環、特色鮮明的鋁基材料高地。”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友仁說。
(關鍵字:廣元 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