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商品指數的發展經驗來看,商品指數不僅是連接期貨市場與機構投資者的橋梁,也為產業客戶高效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了市場保障。本文將從服務有色產業鏈的角度出發,分析上期有色金屬指數在優化市場結構、改善流動性、豐富套保套利手段等方面的作用與應用前景。
服務有色產業
首先,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消費國,其中銅的消費量已占全球消費量的40%,但在有色金屬定價權上,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和市場的話語權與消費體量嚴重不匹配。因此,上期有色金屬指數的推出對打造有色金屬的“中國價格”,提升有色產業的全球定價話語權意義重大。
其次,優化有色金屬市場結構,提升產業客戶套保效率。商品指數問世后不斷得到大型資產管理機構的青睞,并日益成為其資產組合的標配。未來上期有色金屬指數也將成為機構投資者進入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重要渠道,為相關成分品種帶來長期穩定的流動性,并促進中國期貨市場加速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結構轉型。對于有色產業客戶而言,因市場結構問題導致的套保效率低下問題也迎刃而解。
提供新的套利工具
上期有色金屬指數期貨推出后,將會存在指數期貨與其成分有色金屬期貨的套利機會,這將為有色金屬貿易商提供新的套利工具。當金屬指數期貨的價格相對其成分期貨過高時,金屬貿易商可以做空指數期貨,按權重比例做多銅、鋁、鉛、鋅四個期貨;若情況反過來,亦可以進行相應的套利操作。
其次,通過對上期有色金屬指數與相關指標的相關性分析,我們發現指數與中國PPI(0.62)和M0同比(0.39)正相關,與美元指數(-0.47)負相關。在國際市場,商品指數也是公認的宏觀參考指標和行業景氣指標,因此,有色產業鏈企業在展望全球和中國宏觀形勢及金屬價格趨勢時,可將上期有色金屬指數作為重要參考。具體而言,鑒于上期有色金屬指數反映了有色金屬整體價格水平和走勢,大型綜合礦業企業及家電、汽車等下游企業可通過對指數趨勢的分析,把握價格總體趨勢,研判未來經營環境,并適時調整生產計劃和銷售策略,提升經營決策效率。
創新前景廣闊
伴隨金屬指數及指數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上期有色金屬指數在服務有色金屬產業鏈方面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相較于用傳統的單品種金屬期貨合約來進行保值,金屬指數因其編制方法及特點,在套期保值上有許多獨特的優勢:
一是利用金屬指數進行一攬子套保簡單方便,無需分品種進行保值,降低保值操作的復雜度;二是利用金屬指數進行一攬子套保,對整個有色金屬市場的風險進行對沖,有助于企業統一集中進行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三是有色金屬各品種間價格具有比較穩定的比價關系,指數期貨上市后將為一些小金屬品種打開了套期保值之門。
(關鍵字:有色金屬 商品指數 期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