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在帶來效益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工業“三廢”的主要來源也是化工產業,宜昌城區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近兩萬噸,工業廢水排放近兩萬噸,2013年一季度,化工產業排污費占總費用的25.62%。因此,化工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為新區提供綠色支撐的任務迫在眉睫。
在充分肯定化工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我們必須正視化工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統籌領導。有關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節水、磷礦管理、資源回收等工作職能分屬于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環保局等多家部門。二是政策扶持還需加強。目前我市循環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爭取的中央、省級財政性支持資金還不足以引導循環經濟的發展。三是循環經濟水平還有待提高。我市工業副產磷石膏的利用率非常低,僅達到15%,大多數化工企業基本是以堆場堆放的形式來處理,而且利用水平也較低,只限于紙面石膏板、石膏砌塊、石膏磚等產品。
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1、強化化工產業循環經濟相關職能的統籌協調,整合行政資源形成發展合力。一是建立能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的領導小組。二是強化政策落實和申請力度。切實發揮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科技創新、財政貼息等中央、省、市扶持政策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大對循環經濟的投入。三是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摸索建立對化工企業節水、節電、節能、清潔生產等方面的評價指標,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環經濟發展統計辦法,將循環經濟主要指標作為評價市、區(縣)相關工作的考核評價內容。
2、建立健全支持化工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調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
一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湖北省資源綜合利用條例》等國家、省有關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精神,結合我市實際,開展節電、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等有關制度、辦法、意見的制定工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政策支撐。二是加快制定市級優惠政策。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和大宗廢固回收利用的優惠政策;研究制定政府綠色采購計劃;出臺鼓勵化工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政策、產品目錄。多方面調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
3、鼓勵化工企業開展循環經濟的自主創新,促使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格局。
一是提高企業對發展循環經濟的認識。二是制定化工產業發展指導目錄。通過招標,邀請有實力的產業規劃團隊對我市化工產業作深入分析,制定我市化工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引導化工企業在產業、產品上做大做強。三是充分發揮“產學研”平臺的作用。組織企業積極跟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大院士、高精尖技術人才的融合,幫助企業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格局。
(關鍵字:化工產業 循環經濟 三廢 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