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綜述:工業萘市場在8月份再次出現一個小高峰,整個月價格從上漲到下滑各占一半時段,中旬出現波峰,平均幅度為300元/噸(價格單位后同),上漲和下跌幅度相同。月初全國平均價7400,月底同樣如此,中旬的價格波峰是7700。總體幅度不大,但各區域的市場狀況有所不同,全國成交價與報價差距較大,在月初上漲階段,短短一周上漲200,下跌亦如此,在下旬初期開始短短一周下滑200。總體狀況是成交價與報價差距較大,都在300-600元/噸。華東市場價格變化較亂,價格變化全部集中在上旬末和下旬中,其他時間段變化不大。西北地區卻保持不變的報價,實際成交價已經變化,不過在當地成交的價格仍然較高,達到或超過主流產區。西南地區報價偏高持續時間較長,在市場變化時已經嚴重脫離市場報價,其他區域走勢與平均走勢相似。
生產狀況:8月份煤焦油加工企業的開工率仍然偏高,平均在75%左右,變化范圍基本在73%-79%,總體銷售狀況正常,企業始終堅持低庫存方式生產,銷售狀況不變,基本都是隨行就市,個別月定價和半月定價的企業采取補貼、優惠等方式調整產品價格。效益大部分比較差,在產品市場價格價格上漲期間,正是原料比較穩定期間,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盈利,后期原料下滑,產品價格更下滑,企業處于虧損。
原料市場:從2011年8月份國內煤焦油走勢來看,先漲后跌。全國平均報價月初3000,最高峰在中旬初期3050,漲幅不大,到月底跌到2900。下跌企業集中在華北、華東,而在前者區域的帶動下東北、中南也后期進入跌價中,由于西北、西南客戶群和地理因素關系,基本呈現穩勢。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中南首末幅度分別為-0.09%、-2.50%、-7.41%、0.49%、2.48%、-1.92%。鋼鐵焦化企業開工率基本上都為滿負荷,而獨立焦化廠大多維持在60-70%,其原因是焦炭市場一般,不能給焦化廠帶來強有力的成本支撐,焦化企業方面則對企業進行限產,來控制產品產量。
上中下旬各區域平均報價及下旬較上旬均價增幅
區域 |
下旬 |
中旬 |
上旬 |
下旬較上旬增幅 |
東北 |
7443 |
7695 |
7598 |
-2.05% |
華北 |
7310 |
7657 |
7657 |
-4.52% |
華東 |
7362 |
7729 |
7595 |
-3.06% |
西北 |
7200 |
7490 |
7286 |
-1.19% |
西南 |
7825 |
7840 |
7758 |
0.86% |
中南 |
7415 |
7706 |
7577 |
-2.14% |
市場分析:8月份工業萘出現一個小高峰,再次滑落,且下滑速度和幅度不比上次小。雖然到8月底沒有太低,平均報價仍然能達到7400,但實際成交已經在7000,而且后期在繼續下滑,因此說下滑幅度并不小,甚至達到上次的最低點,實際成交價在6000左右。如此走勢原因,非常類似上次:
第一,上漲非主要支撐因素托起,支撐力不足。每一次的工業萘上漲必然有其推動力大于阻力,本次工業萘上漲的推動力在于,工業萘市場下滑到低點,煤焦油加工企業經營虧損,工業萘上漲的愿望強烈,貿易商帶頭加大采購量進行囤貨,最終使工業萘迅速攀升。對于企業而言,長時間的虧損很難使企業持續生產下去。因工業萘市場下游需求萎靡不振,導致工業萘出貨價格一降再降,以至于跌入低谷,反彈成為必然。貿易商正是抓住時機迅速挑起市場,使價格迅速攀升。但下游真正需求量并未明顯增加,貿易商采購有限,因此,缺乏支撐的情況下上漲停止,再次開始回落。
第二,煤焦油加工相關部分主要產品亦市場不佳,其他產品難以對工業萘形成支撐。相關產品主要是影響煤焦油加工企業效益最大的幾個產品,煤瀝青產量大,波動小,本次工業萘的下滑對煤瀝青影響不大,蒽油和洗油下滑幅度較大。這些主要產品不能支撐起煤焦油加工企業的生產,因此對工業萘無支撐。
第三,原料下滑成為工業萘下滑的助力劑。原料的下滑不是由工業萘造成的,而是煤焦油加工相關多種大產品終端市場不佳,使煤焦油加工企業虧損,難以持續生產,降低開工率,減少對煤焦油的采購量,或者打壓煤焦油,使其價格下滑,降低煤焦油加工企業的成本。
第四,終端市場的需求不足,導致工業萘下游的持續低迷,是市場低迷最主要原因。終端混凝土建設所需減水劑一直沒有起來,而且多數執行承兌價。下游減水劑企業多,競爭激烈,采購工業萘量一直不大,即使在最低谷的時候仍然按生產量進行采購,原料儲備少。當需求量上不去,減水劑企業產能大,競爭激烈的時候,就會產生企業的消極生產,能夠維護好現有的客戶,極力降低成本,這是減水劑企業調度生產的方法,在這種外圍環境下,工業萘缺乏足夠的支持,就會隨主觀因素波動。
后市預測:工業萘仍然有下滑的空間,觸底再次反彈。
(關鍵字:工業萘 工業萘市場行情 工業萘市場分析 工業萘主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