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工市場堪稱是充滿魔幻及戲劇性的一年。年初開始,新冠疫情席卷而來,國內制造業大幅停工,人們居家辦公,市場交投幾乎停滯,油價的史詩性跳水同樣給予市場悲觀信號,一季度化工市場不斷跌破新低。進入第二季度,隨著疫情有效控制,化工行業下游主要產業逐步回暖,化工品需求改善,下半年國外訂單猛增,各化工產品輪番上演炒漲行情,壓抑后的瘋狂顯現的淋漓盡致。業內相關機構發布的化工價格指數相較于去年年底有所上揚,收于4167點,收漲2.1%,振幅高達37.0%。其中上漲產品共計106個,占產品總數的66.3%;下跌的產品共53個,占產品總數的33.1%。
2020年國際原油經歷了史無前例的絕望。全球疫情及沙特打響價格戰嚴重沖擊油價,一、二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史詩性下挫,WTI價格一度跌到了-37.63美元/桶,讓市場人士大跌眼鏡。5月起國內外地區封鎖逐步解禁,廠家逐步復工,原油需求提升,使得價格回暖至40美元/左右,此后基本在40-50美元/桶的水平震蕩調整。據統計,2020年WTI和布倫特原油分別收跌21.4%和22.6%。芳烴產業鏈受到的影響較大,據統計,年內溶劑級二甲苯、異構級二甲苯、對二甲苯和純苯分別收跌33.1%、32.8%、32.5%和28.2%。
全球疫情的蔓延強勢推動了相關醫用產品的需求。隨著人們防疫意識的提高,口罩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而口罩用熔噴布供不應求,促使原料PP在4月一度出現戲劇性暴漲,同時帶動上游丙烯大幅上行,短短幾天內兩者漲幅超過30%。但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嚴查噴熔布及口罩質量,PP纖維料市場迅速降溫,市場理性逐漸回歸。同樣受到疫情提振的產品還有異丙醇。異丙醇可以用于生產消毒殺菌產品,受全球疫情迅速蔓延影響,海外消毒劑的需求激增,國內出口訂單大幅增長,二季度異丙醇價格一度漲至14000元/噸高位。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國內發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蓬勃發展,2020年開始這些項目陸續進入投產高峰。年初浙石化及恒力石化項目上馬,下半年中化泉州、中科煉化、遼寧寶來、萬華等大型項目相繼投產,烯烴、芳烴、聚烯烴等產品供應大幅增加,國內供應格局可能因此改變。但值得關注的是,中科等部分項目年內投產時間相對較晚,產能釋放的影響將在明年顯現。
第四季度開始,化工市場開始強勢上漲。隨著市場需求觸底回暖,各產品上演輪番暴漲的行情。國內經濟回暖加之消費政策的刺激使得內需較為旺盛,此外,海外疫情蔓延,確診人數仍然持續增加,海外化工及終端產品開工率持續受到影響,部分海外訂單轉移至中國,國內房地產、汽車、紡織等需求持續向好,出口訂單十分旺盛。受此影響,ABS等產品漲勢十分兇猛。
展望新的一年,原油市場方面,目前歐美等地區疫情仍然十分嚴峻,但隨著新冠疫苗接種排上日程,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海外需求有望復蘇。此外,2020年底美國大選熱鬧非凡,2021年拜登大概率入主白宮。據悉,拜登主張極力發展清潔性可再生能源,并計劃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拜登上臺后可能會提高石油尤其是頁巖油生產的成本,從而進一步推高油價。與此同時,OPEC+聯盟決定放慢原定的2021年增產步伐。綜合而言,預計2021年國際原油重心將小幅抬升。
2020年11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降低,有利于化工下游化纖等行業出口,從而帶動相關化工品需求增長。與此同時,國內部分高端化工材料依賴進口,而日韓等國家為主要進口來源國,RCEP將有助于國內企業降低進口成本。
此外,全國“限塑令”將再度升級,2021年起特定場所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這將使得可降解塑料得到大力發展,但與此同時,傳統塑料如PE、PVC等產品的需求將因此受到抑制。
2020年在疫情及原油的雙重打壓下,很多產品都一度跌至十年新低,但后期價格強勢反彈,許多產品又創出多年新高。綜合而言,2021年還有多套大型項目存在投產預期,大宗產品產能釋放較多,而隨著疫苗的廣泛使用,全球經濟也將逐步走出疫情的影響,這將使得下游汽車等行業需求進一步回升,加之原油市場謹慎看好,預計2021年化工市場難以重現今年大幅波動的情況,將延續回暖態勢。
(關鍵字:化工行業 限塑令 塑料袋 不可降解塑料 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