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個舊市市區東北部的新工廠車間里,彭建國正在對他的員工工作進行金屬回收的業務指導。作為紅河鋅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彭建國表示,該廠從2003年起從鋼鐵廠排放出的粉塵中回收有色金屬,每年可以回收錫錠40,000噸,與兩年前相比,產量增加了50%。“公司全國周圍建了8個回收中心,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回收金屬以及減少污染,”彭建國說。
金屬提煉需經過選礦、分離金屬、回轉窯等五個步驟。記者采訪時,處理好的錫錠整整齊齊的擺放在紅河鋅聯的倉庫里,等候被裝上卡車運往全國各地。許多鋼鐵廠都希望與彭建國的公司通過合作,以便處理工業廢物以及回收鐵和其他金屬。鋼鐵廠的粉塵曾給許多制造商帶來了負擔,可對于紅河鋅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來說卻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彭建國表示該公司現在擁有金屬回收的八項專利,年收入40億元人民幣。
個舊因其巨大的錫儲量而聞名于世,擁有世界上24%的錫儲量,自從東漢(公元25-220年)在此地發現了大量的錫以后,錫產業就成了當地的經濟支柱。2012年,個舊經濟排名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前十強。雖然錫礦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它也導致了很多長期的困擾,尤其是重金屬污染以及石漠化。“如今,個舊的錫儲量有20多萬噸,而當地錫礦每年能開發3萬多噸,這意味著錫礦開發只能二三十年,最多五十年時間,”個舊發改局局長王永昌說,“要是所有的錫儲量耗盡了該怎么辦呢?為當地經濟尋求新的發展動力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2008年,個舊被國務院列為首批1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這些城市必須轉變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然而,據當地發改局透露,有色金屬開發仍然占了當地經濟的70%。中央將于2015年停止經濟援助,可是經濟轉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
一 經濟急需轉型
彭建國表示,他的公司有600名員工,其中80%是當地人,由于回收金屬的利潤率高達30%,這里的工人所掙得的薪水要比普通礦工或熔煉工人多。但是,紅河鋅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只是少數帶頭嘗試改變這種傳統的高耗能、高排放工業的企業之一。
王永昌表示,去年,個舊生產了7萬噸錫,85%的原材料是從外地購買的。可是,由于采礦工業使得土地沙漠化,損害了大面積土地,已無法進行農業生產。根據當地宣傳部門的材料,早在2007年,大量的采礦業對土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占據個舊市礦區30%的40多平方公里土地被用來堆放礦渣,這引發了許多事故和問題,該市有6個鎮遭受了洪災和滑坡,造成174名人員傷亡以及1300頭牲畜死亡。成百上千的房屋遭到破壞,高速路阻塞。由于常常受到滑坡威脅,個舊卡房鎮不得不搬遷。
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對個舊經濟發展具有潛在威脅,王永昌說。2008年,錫的期貨交易驟然下跌,個舊三分之二以上錫的制造商暫停生產。2007年底,大約30家國有企業破產,其中大部分是采礦行業,導致近25000人失業。
礦區業主意識到了維持這種老的經營模式所造成的后果。在這里經營了30年的振興集團副總經理馬達說,錫和其他有色金屬的開采消耗許多電能和資源,還會排放大量廢物;在他的家鄉沙甸,由于市場的低迷,三分之一的礦區轉向了其他的商業。“如果我們繼續開發錫礦,所留給我們后代的將只會是荒山和石頭,不能吃子孫飯哪,”他說。
“個舊必須通過延長錫的生產鏈來創造更多的附加值以及最大限度利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將其經濟發展轉向一種更健康的模式,”個舊市長王忠在資源型城市轉型報告上說道。
馬達表示,在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使用在工業過程中的許多金屬都是可循環利用的,有85%以上錫、鉛原料都從海外進口。“五年后,我們將停止開采活動,并循環利用進口的有色金屬,”他說。
二 不遺余力開發新產業
云南個舊市長王忠曾表示,個舊在支持一些郊區大型企業的同時,將致力于發展制藥工業,包括云南云河制藥公司。個舊市有兩家制藥公司,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獲得30多項傳統中藥生產許可證。作為2010年批準的經濟轉型的一部分,個舊市發改局確定將把從中央和省政府獲得資金著力用來發展生物制藥工業和錫文化產業,這將會促進就業和旅游業。王永昌說,“個舊有進行技術革新和制藥工業市場營銷的傳統。此外,個舊鄰近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國家都是一些原材料來源地”。
在云南云河制藥公司的九條新的生產線上,藥品正被自動打包,并裝上了卡車。云南云河制藥公司總經理助理段波說,多虧了政府在用地和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支持,該公司2012年營業額5.4億,納稅6000萬元,大約是2007年的3倍。云南云河雇了400多名當地工人,很多人都接受過大中專教育。此外,該公司還鼓勵當地農民種植原材料。在周邊的三個鄉鎮,種植了500多畝生產龍血竭樹(龍血竭膠囊是云南一種非常有名的品牌藥,主要用來治療跌打損傷)。按照規劃,該公司將在五年內使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0畝。
“工人月平均工資大約2500元,但隨著公司發展,工人工資也會上漲,” 段波告訴記者。“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下崗工人來說,公司提供的穩定工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段博表示,種植原材料將會使大家受益,一方面,公司的原材料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農民們可以在家鄉就能掙得可觀的收入。
三 維持古老傳統
賴慶國的作坊從事錫工藝品制作,是個舊發展錫工業的主要作坊之一,兩年半以前,該作坊搬到了沙甸鎮,該地占地115畝。政府免費給這些作坊提供用地,鼓勵像賴慶國這樣的工匠。新的作坊比他原來的作坊大五倍,并且,傳統制造工藝能繼續在“錫都”傳承使得他感到放心。去年,營業額達到了1000萬元,利潤率也相當可觀,達到至少20%。在他的工廠里,大約有20個工匠從精煉到制模、拋光,精心制作著精美的銀白色器具。
賴慶國常常用幸運來描述他的事業。他家有七兄妹,從小,他就有繪畫的天賦,當地一個畫家自愿指導他。然而,1979年高考失敗后,他就成了一家個舊工藝品制作廠的學徒。由于他的繪畫技術,他在200多名申請人中排名第一。錫工藝品行業在文革期間一度中斷,然后在70年代后期改革開放中又重新發展起來。那個工廠雇了一些技藝高超的老工匠和當時只有16歲的賴慶國,表現出自己的學識以及強烈的愿望向工匠們學習。四年后,他被推薦到云南藝術學院進行為期三年的學習。畢業后,他到一家高中教藝術理論。“我和其他工匠的不同之處在于,我不僅掌握技術的理論知識,也有實踐的經驗,”他說。
在保護傳統工藝制作技術方面,賴慶國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盡管他的300個學徒中許多都轉向利潤更高的行業,如房地產和采礦業,他仍然有十個學徒在學習和傳承這種古老的技術。“如今,雖然我年紀已大,但令我高興的是政府有為了保護傳統技術而建立一個行業的決心。當然,利潤對于保持項目的活力也是必須的,”他說。
四 希望更多資金支持
王永昌表示,個舊有十萬產業工人,盡管收入可觀,錫礦業給市政府帶來了許多醫療保健方面的問題。很多職業病治療起來都需要高昂的費用,特別是塵肺病、硅肺病。據個舊發改局透露,雖然個舊人口只占云南總人口的1%,可大約53,000名個舊市民屬于低保戶,這一數字占了云南總名額的10%。然而,經濟轉型的作用已變得很明顯,在過去的六年中,城鎮化率從40%增加到70%。此外,去年,個舊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到17,915元,比2006年多兩倍,但這也只占國家平均水平的72%,占比同七年前一樣。從2008年到2013年,中央給個舊劃撥了7.8個億。作為支持全國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進行經濟轉型的預算之一,個舊到2015年之前每年得到兩個億用以改善文化產業和制造業。
但是,經濟轉型花費巨大,去年,當給公務員發了工資以及進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后,市政府原先的21億元預算已所剩不多,王永昌說。在接下來的三年,個舊市還需要35億進行經濟轉型。就像其他資源枯竭型城市,個舊的經濟轉型至少需要30到50年,王永昌表示。“新工業的發展并不是靠嘴上說說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耐心和財力。過去,個舊已經對國家的發展貢獻了資源和稅收,現在是國家對個舊進行投資的時候了。”
(關鍵字:錫錠 鋅 錫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