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礦業系統在“打造綠色礦山,提升管理水平,創建國內一流”的戰略愿景指導下,緊扣戰略轉型主線,形成了“跨礦種統管,多模式經營”的管理理念,秉承“誠信、務實、綠色、和諧”的核心價值觀,提出了“競爭性同行領先,大礦業全國一流”的戰略目標,確定了“千方百計占資源,一心一意抓建設,凝心聚力攻難關,全力以赴保供礦”的工作思路。截至2013 年8月31 日,山西分公司礦石儲備突破91 萬噸目標,為氧化鋁生產提供了充足的礦石儲備。
礦業系統各單位集中精力,科學組織,克服雨季和地方協調等各種困難,完成了增儲目標,為氧化鋁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進入雨季,由于露天生產的特點,給礦山的剝離、采礦、破碎、運輸等一系列生產環節帶來困難,礦業公司和孝義鋁礦在生產組織上見縫插針,利用各種措施進行道路修復,工作面的清理,他們給運礦車輛加蓋蓬布,有效防止了雨天運輸給礦石濕度造成的影響。7 月份,大雨沖垮了古縣鋁礦運礦路上的拱形橋,工作人員冒雨在拱橋下面堆建了三層直徑1 米的水泥管作為臨時橋墩,并為橋面鋪設了大量的石子,經過近19 個小時的搶修,才恢復了橋面得以通行,為持續供礦創造條件。
沁源暢家嶺礦的投產和后務城礦的復產,標志著山西分公司的供礦能力和供礦質量上有了新的突破。為了加快供礦進度,在山西分公司領導的帶領下,礦業公司和孝義鋁礦領導親自蹲守,與沁源縣及交口縣政府進行溝通協調,帶領工作人員逐門逐戶進行走訪,給村民講政策、講前景、講合作、講收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取得了村民的理解與支持,現場的一些棘手問題得到協調解決,有力推動了沁源礦投產和后務城礦復產的工作進度。至8 月底,沁源礦已實現月供3 萬噸的生產能力。后務城礦復產后形成了月供8萬噸的供礦能力。
向礦山安全生產要效益,這是礦業系統員工持久堅持的安全生產理念。礦業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大了對排土場和低品位礦堆場的檢查力度,成立了抗洪搶險應急分隊,儲備搶險物資,堅持24 小時零報告,各礦礦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堅守生產一線值班,確保了安全渡汛;孝義鋁礦堅持開展“班前一道題,現場五分鐘”的安全培訓活動,在采場、排土場、破碎廠等重點部位展開拉網式、地毯式安全大檢查,持續10 幾天的大雨,山西分公司沒有一處排土場因雨水出現安全事故和隱患。孝義鋁礦通過“提高裝車質量,減少鐵路發運虧噸率”這一運營轉型課題的開展,5 至7 月份共節約費用75.81 萬元。礦業公司加強對礦石的運載管理,實現GPS24 小時監控,同時加大對敏感地域的跟蹤巡查,杜絕礦石損失。8 月份,礦業公司進廠礦石突破16 萬噸,創單月礦石進廠的歷史新高。
卸礦現場與氧化鋁的端口對接,突出顯示了礦業系統的供礦能力和水平。礦業公司現場工作人員積極與氧化鋁一廠、二廠、生產運行部、計控信息中心做好協調配合,創下了日卸199 車的最高紀錄;孝義鋁礦提高火車發運礦石的能力,僅6月份,西鋁線就發運礦石19.9 萬噸,7 月份月供礦達33.1 萬噸,創歷史新高,使礦石快速進廠與氧化鋁生產的給養供應做到了高效銜接。
(關鍵字:氧化鋁 中國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