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方都市報的一則消息引發(fā)熱議,稱廣州將“首次禁售、再次禁行電動自行車的規(guī)定”草案,正在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立法聽證會將于11月1日舉行。“征求意見稿”一經發(fā)布引發(fā)了市場、行業(yè)等多方質疑。因為,早在2007年前后,廣州便先后禁電禁摩,但“禁而不止”。南京市場上電動車的銷售情況如何?根據統(tǒng)計,目前南京電動車保有量超200萬,廣州的禁售與禁行,會是整個行業(yè)的趨勢嗎?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廣州禁電動車征集意見昨天,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其中關于廣州首次禁售、再次禁行電動自行車的規(guī)定,引發(fā)熱議。不少當?shù)氐目爝f員表示,如果封殺之后要改騎自行車送貨,那寧可辭職,而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楊中藝甚至毫不客氣地批評該條例,稱“簡直是兒戲”!
對電動車說“不”,其實早在2007年前后,廣州就有了相關規(guī)定,但是“禁而不止”。電動車由于方便、省時,受到很多上班族的喜愛,尤其是從事快遞、小貨物運輸?shù)刃袠I(yè)從業(yè)人員的喜愛。這次,對“禁售、禁行”征求意見,網友看法不一。“木子昕昕”說:“你以為個個都開得起小轎車呀。”而“云上之戀”則持支持態(tài)度,他稱“電動車不守法的太多了,到處竄到處飛奔,給行人帶來安全隱患”。
南京去年銷售20萬輛廣州要禁售、禁行電動車的消息,一經傳播,也引起了南京本地經銷商的注意。
某品牌電動車的銷售經理杜先生告訴記者:“我們銷售的車輛都是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就是一種代步工具。如何正確疏導,正確管理,不是對車的管理,而是對人的管理,不能一禁了之。對我們行業(yè)也來說,這也不是很合適的做法,應該讓市場說了算。”
記者了解到,去年,南京共計銷售電動車約20萬輛。今年截至目前,銷售約14萬輛,占去年總量的70%。業(yè)內人士稱,南京市民購買“鉛酸車”和“鋰電車”的比例是8:2,簡易款和豪華款比例是4:6。業(yè)內人士周經理說:“通常,2000元左右的車型比較好銷,在做活動時,1200元的更有殺傷力。”
10分鐘單向行駛146輛昨天中午,記者在新街口商圈進行了調查。對中山南路與石鼓路的十字路口處,從北向南行駛的電動車進行統(tǒng)計。從下午2點到2點10分,短短10分鐘,有146輛電動車經過,14輛自行車經過,另還有3輛逆行的電動車。在臨街口的“非機動車”停放處,約50輛車輛中,其中9成都是電動車。一位正在停車的趙女士告訴記者:“我還是喜歡騎電動車上下班,時間可以自己掌控,比較方便。”正帶著大包小包快遞的小王對記者說:“我們就是靠電動車,在附近這一片,去各小區(qū)、街道也方便。”
李女士有過親身的體會,她說:“有一回接小孩回家,那天我騎電動車,我家人開車的。同時從鼓樓出發(fā),我沿途沒有闖紅燈、沒有逆向行駛,到長樂路附近,我是比開車的先到了5分鐘。”
安全問題屢遭詬病說到“馬路殺手”,開車一族普遍把矛頭指向了電動車。嚴女士稱:“以前開車的時候不覺得,現(xiàn)在看到電動車都怕,他們速度挺快的,還老是騎到馬路中間來。”開出租的老司機鄭先生也說:“一般開車的都害怕闖出來的電動車。”
據記者了解,南京市目前在冊的電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萬。方便快捷的電動車,在給市民帶來實惠的同時,也制造了安全隱患,因為不少電動車主會自行改裝,加快車輛速度。根據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但是不少電動車主會在購買之后,到維修店鋪進行改裝。改裝后的電動車速度較快,而且有的還經常行駛在快車道上,屢遭司機詬病。根據統(tǒng)計,去年,在出現(xiàn)傷亡的交通事故中,涉及電動車的約占了一半。
(關鍵字:電動車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