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周三發布,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介紹,2014年整裝勘查區中央財政投入近10億元,帶動地方和企業投入近50億元,17個整裝勘查區取得較好進展,金、銅、鉛鋅、錳、鋁土礦等重要礦產新增一批資源量,為實現“358”第二階段目標奠定了基礎。
會議透露,西藏多龍新增銅資源量300萬噸,全區遠景資源量有望超過2000萬噸;云南蘆子園新增鉛鋅資源量45萬噸,總資源量有望達到500萬噸,為形成新的資源基地提供保障。錫錳勘查力度不斷加大,內蒙古維拉斯托新發現大型錫礦,初步控制資源量6萬噸,貴州西溪堡新增錳資源量7000萬噸,夯實了實現錫錳找礦目標的基礎。夏日哈木鎳礦、新疆火燒云鉛鋅礦、西秦嶺金礦重大成果促進了新的資源基地逐步形成。
在陸域能源地質調查取得新發現的同時,重要礦產資源調查也取得新進展。全國地質調查工作共圈定物化探異常6300處,發現礦(化)點1000余處,圈定找礦靶區300余處,新發現礦產地35處。特別是在整裝勘查區內,公益性地質工作拉動作用明顯,部分整裝勘查區正在形成中國新的資源基地。
大宗緊缺礦產調查、新興能源和材料礦產調查、老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取得突出成果。基礎地質調查支撐西藏羅布莎地區鉻鐵礦勘查取得重要進展,有望實現千萬噸級資源基地。青海柴達木盆地新增氯化鉀遠景資源量1億噸;四川甲基卡外圍新增氧化鋰資源量64萬噸,達超大型規模,為打造川西新能源產業基地奠定了資源基礎。湖南城步發現18條高純石英礦脈,含量大于99%。湖北宜昌新發現2處晶質石墨中型礦產地,湖北竹溪發現近百萬噸遠景鈮礦化帶。江蘇棲霞山鉛鋅礦、四川拉拉銅礦、河南老灣金礦等14個礦區取得重大找礦突破,39個礦區取得重要進展。
(關鍵字:銅 鉛 鋅 錫 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