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株化所有生產線、啟動株冶等企業搬遷改造、啟動劃定城區黃標車限行區……今天召開的湖南株洲市環保工作會議,讓市民對株洲的“藍天”、“碧水”有了更清晰的期待。
其實,該市2014年的環境質量保持著持續改善: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34天,比去年優良天數增加20天;湘江株洲段水質保持Ⅲ類,市區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單因子評價)為100%;聲環境質量全面達標,連續八年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2015年全市的環保工作目標被概括成了實現“1234”,即“一個保持”: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良好水平,城區大氣、水、聲環境質量在2014年的基礎上,實現穩中向好;“兩個確保”:確保不發生重大環境安全事故。確保“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三個突破”:在《新環保法》正式實施的基礎上,環境監管執法上取得新突破。在市環委會堅強領導的基礎上,“大環保”工作機制運行上取得新突破。在清水塘工業區正式啟動搬遷改造的基礎上,區內環境質量改善上取得新突破;“四個完成”:全面完成湘江保護與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大氣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金屬污染治理等工作年度任務。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做到的是切實強化執法監管,嚴格按照新環保法的要求,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采取限制生產、責令停產整治、查封扣押、按日計罰不封頂和移送公安機關對當事人拘留等措施實行頂格處理。“我市將關停株化所有生產線,啟動株冶、柳化桂成、湖南昊華、海利化工等企業搬遷改造,并督促出臺方案。”株洲市環保局局長李必農介紹。
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工作任務也將在今年全面完成。共計實施126個治理項目(省考核項目79個),其中廢水廢渣治理項目7項,“五小”企業淘汰關閉搬遷項目46個、城鎮污水垃圾集中處理項目20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39個以及完成洗水工業園搬遷和重點支流綜合整治工程等。
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重點完成城區煤改天然氣、株冶鉛鋅生產系統冶煉煙氣制酸尾氣治理、中材水泥回轉窯窯頭電除塵改布袋除塵、揚塵綜合整治工程、工業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等2015年度大氣污染防治項目58項;啟動劃定城區黃標車限行區,淘汰黃標車1.2萬輛。
此外,還要落實“十二五”減排年度計劃,強化減排項目現場檢查,督促進度,完成重點減排項目。重點關閉株化的生產線,建成云龍、攸縣二期、醴陵市二期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龍泉污水處理廠三期和白石港水質凈化中心,關閉鑫旺鑄造等小鋼鐵、小冶煉,完成省下達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率。
(關鍵字:“十二五”減排年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