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消息:上周中國主要鋅行業生產商聯合倡議明年減產50萬噸,希望改善供應過剩,以此扭轉全行業經營困境。有的分析師認為,此次計劃減產規模極大,有望短期內明顯支持鋅價。也有分析師認為,“減產保價”是囚徒困境,供需缺口難逆轉,行業淘汰出清已成定局。
為改變市價過低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的局面,上周五中國鋅行業主要冶煉企業發出聯合倡議,嚴控新增產能,避免產能過剩,計劃明年減少精鋅產量50萬噸,力爭從供需側改變供需關系。
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本次聯合減產力度強勁,減產規模接近國內精鋅年產量的十分之一。倡議不但要求減產,并且明確提出嚴格控制新增產能,以確保真正縮減精鋅供給。若落實倡議的減產,國內市場將受到巨大影響,它將在短期內對鋅價給予明顯支撐。
不過,海通也指出,鋅價長期不振的根源還是在于消費端。國內消費端對價格是否有足夠的支撐,還需要市場來檢驗。而且國內鋅產能本就比較分散,國內主要鋅冶煉商的表態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至于它能否帶動廣大的中小廠商,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華泰證券則是更悲觀地認為,鋅行業“破局”已定,減產保價乃是囚徒困境,當前大宗金屬行業筑底、行業信貸環境趨緊,尚有現金利潤的企業不存在減少現金回籠主動減產的意愿,行業的淘汰出清已成定局。
由于全球經濟下滑,投資下滑向居民收入下滑的階段逐漸開啟,但市場尚未將此納入預期,這意味著,下游需求企穩的時間節點可能滯后于市場預期,企業的限產保價的行業基礎十分脆弱。
華泰證券還指出,目前價格邏輯已經發生變化:企業從以利潤最大化為主導的經營策略開始逐漸轉向保障資產流動性安全為經營策略。行業趨勢下滑之時,在殘酷的行業競爭中從未出現過抱團取暖的成功案例。嘉能可宣布減產后鋅價創出新低,這已經表明市場的態度。
具體到相關板塊,華泰證券預計,在利潤表衰退傳導至資產負債表后,有色金屬行業的出清和筑底會加快,業內企業的股價相對金屬價格下跌已不敏感,波動主要基于市場流動性,表現為相對于其它板塊的補漲行情。
(關鍵字: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