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產量最大的鋁生產商中國宏橋(China Hongqiao)利用其最新的年度報告發出警告稱,本土市場的激烈競爭將導致“適者生存”。
在中國主導全球鋁業的格局中一馬當先的宏橋似乎正在蓬勃發展:今年3月,這家民營企業制定了計劃,擬在今年底之前將產能擴大至600萬噸——比其美國競爭對手2015年的總產量高33%。
此類宏偉計劃有助于解釋美歐鋁生產商為何擔心中國競爭者可能破壞今年鋁價的初步復蘇。這是因為西方生產商稱,中國競爭者過度生產是導致2011年至2015年價格下滑的關鍵因素。
鋁市場任何新的惡化——此輪反彈被歸因于有限的需求增長加上包括中國在內的某些國家減產——都會對美國鋁業(Alcoa)、挪威海德魯(Norsk Hydro)以及俄羅斯鋁業(Rusal)等生產商產生顯著影響。
此外,中國生產商將通過進軍為航空航天和汽車等行業生產高品質鋁的業務而成為更強勁的競爭者。該領域此前一直由歐洲和美國生產商主導。
倫敦Investec的分析師杰里米?拉索爾(Jeremy Wrathall)提出,歐洲和美國鋁生產商正承受著沉重的壓力。“西方是否想要鋁業?”他問道,“他們必須決定該行業是否具有戰略重要性。”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本月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了中國鋁產量過剩的問題,突顯這個問題事關重大。
“美國和中國認識到,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市場需求低迷,鋁業的產能過剩加劇,成了需要共同應對的全球性問題,”白宮一份聲明稱。
2003年,中國在鋁產量上超越美國,如今中國生產全球一半的鋁。
由于冶煉所需的高耗能而征收的出口稅,意味著中國生產的大部分原鋁——基礎、未加工的金屬——在國內消費。
宏橋等企業向國內客戶交付液態鋁或鋁錠,由后者加工成所謂的半成品,包括軋制產品,比如用于制造飲料罐的鋁片以及用于建筑大梁等的鋁擠壓型材。
過去10年,中國這些鋁制品的出口量飆升,反映出產量遠遠超出了國內需求。
難怪歐洲鋁生產商擔心中國的產出過剩及其對價格的影響。
“我們的擔憂可以用一個詞概括:產能過剩,”代表歐洲廠商的歐洲鋁業(European Aluminium)的公共事務總監馬克西莫?米奇尼利(Maximo Miccinilli)稱。該組織估計,中國目前鋁的過剩產能為每年1000萬噸——是歐盟總產量的五倍。
“過去10年(歐洲)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產能,”米奇尼利補充稱,“我們不得不關閉歐洲的冶煉廠,那些仍在運轉的冶煉廠多數也面臨著嚴重風險。”
美國也存在類似的擔憂,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鋁業持續衰退。今年6月,產量下滑至30余年來最低水平。
西方鋁生產商抱怨貿易不公平,聲稱部分中國競爭者享受了電費(冶煉業務最大的單項成本)補貼。他們還聲稱中國生產商低價向全球市場傾銷鋁。
代表中國鋁生產商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Association)不愿就這類指責置評。
西方生產商如今面臨著另一個挑戰:中國競爭者進軍高品質鋁產品(用于飛機和汽車)市場的雄心。
“中國現在缺少的是用于航空業的高附加值鋁產品,”惠譽(Fitch)的分析師翟璐(Laura Zhai)稱,“所有中國企業都想打入這一領域。”
中國忠旺(China Zhongwang)是全球第二大鋁擠壓型材生產商。上月,中國忠旺的關聯公司(編者注:此處是指忠旺美國(Zhongwang USA LLC))以23億美元(包括債務)協議收購美國Aleris。
Aleris專業從事面向航空航天和汽車業的鋁軋制品的生產。代表美國生產商的美國鋁擠壓材協會(Aluminum Extruders Council)表示,此次收購“引發了對于整個鋁業的嚴重擔憂”。
該協會補充稱,“忠旺是一家國家支持的企業,從中國政府那里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和融資。”
但忠旺總裁路長青表示,忠旺一直是民營企業,從未得到國家的直接或間接投資。
“忠旺……成長和發展的過程是完全市場化的,在此過程中,公司從未得到過政府的特殊支持和補貼,”路長青補充道。
不過,分析師們表示,忠旺收購Aleris可能會引發中國其他鋁公司(無論國企還是民營企業)競購海外資產。
“中國鋁生產商正在中國以外尋找機會,”咨詢機構英國商品研究所(CRU)的分析師查理?杜蘭特(Charlie Durant)表示。
西方鋁生產商可能感到安慰的一點是,自去年末以來,有跡象顯示中國政府希望解決國內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一些分析師質疑北京方面的決心,但是今年迄今中國鋁產量預計較2015年下降了3%。
宏橋首席執行官張波曾在3月表示,如果需求放緩,該公司將放慢產能擴張、甚至暫停生產基礎鋁。咨詢公司AZ China的創始人保羅?阿德金斯(Paul Adkins)稱,然而,由于中國很多從事半成品加工的鋁生產商都是民營企業,政府很難控制鋁產量。
“中國鋁業領導和協調努力控制半成品產能過剩問題的機會極其有限,”他補充稱。
(關鍵字:西方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