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
我們先看鋅,滬鋅經歷了11.28日的漲停后,主力合約在11.29日突破了25000元/噸大關。上次出現點位的時間在2007年的11月份。9年,比抗戰多了一年,期鋅又回到了那個曾經熟悉的地方。似乎新一輪的大牛市在招手,人們歡欣鼓舞,擊掌相慶,彼此訴說著昨天的故事。然,現實隨后發生巨大的反轉,僅僅一天時間,11.30日,鋅跌停了。
持續不斷的下游調研表明,進入11月份以后,高燒不止的鋅價已經對產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最先體現在所有子行業中中小客戶的身上。鍍鋅企業表示,加工費的漲幅跟不上鋅價的漲幅,部分小客戶已經停止了訂單;合金企業表示,外貿訂單大幅縮水,國內的部分小客戶也停止采購;鋅粉企業同樣表示,小客戶難以承受目前的價格。從整個消費層面來講,尚未出現大幅減退,但確實已經對部分企業造成了影響,會持續跟蹤,緊密觀察下游企業經營狀況。
為何會跌停?基本面支撐不了鋅價沖破25000大關,更加不能解釋鋅錠的跌停。
分析,首先是原油的下挫引領了市場的悲觀情緒,金屬全線下跌;其次是流動性擔憂,SHIBOR大漲至兩個月高位,因市場流動性吃緊;最后是監管層逐步推出舉措來抑制近期明顯過熱的品種,黑色系今日巨幅下跌,拖累鋅價,而鉛鋅近期也屬過熱品種,市場預期可能同樣會出政策抑制鋅價。從持倉中可以看出,金屬品種持倉都在大幅下降,鋅由甚,可以看出資金的避險情緒上升。
鉛:
我們再來看鉛,鉛的路子跟鋅如出一轍,11.28日漲停,11.29日創5年高點,11.30日跌停。
鉛的下游同樣發生著與鋅類似的事情,原材料價格高漲,銷售提價跟不上漲幅,部分下游不堪重負,已著手打算減產,少量企業已減產10-20%甚至30-40%。
但是鉛鋅的基本面在本質上并沒有改變,鋅精礦的短缺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一季度達至短缺的頂峰預期同樣沒有改變,至少到目前為止,關于短缺的預期在一步步實現—全球:礦山關停,礦山減產,消費穩定,供應缺口擴大;國內:國產礦小幅增加,進口礦大幅縮減,消費平穩增長,加工費不斷下滑,庫存大幅降低,然后至一季度,短缺傳導至冶煉廠,價格達至最巔峰。鉛的基本面同樣保持良好,供應端短缺的局面短期不會改變。
如何來解讀?套用一個比喻,金屬市場如同一片森林,森林里有植物(實物),有動物(交易商),食物鏈的頂端是狼(商品基金)。而鉛鋅是森林中更小的一塊的天地,在原先的體系下生生不息。此時的情況我們會擔心,大象來了嗎?大象的出現會打破平衡,來的時候狂風暴雨,走的時候一地雞毛。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大象已經出現在了森林的邊緣,此時已表現出一定的大象效應,表現為行情短期內的暴漲暴跌。只是,大象的破壞力最終傷害的是植物,傷害的是實體產業,我們擔心的是當大象真正到來時,實體產業會受到致命的創傷。
動于陰末,止于陽極。年初我們準確的判斷到了陰末,也預見了陽極,只是沒想到,陽未極,已如此慘烈。
在此,我們再度提醒從業者,短期行情波動劇烈,注意規避風險,減少投機行為。
最后例行做個預測,中線至明年一季度,鉛鋅基本面不變,大趨勢上價格維持強勢運行,短線會有回調。具體表現為,12月中旬后至1月底會有所回調,年后繼續向上。
(關鍵字:鉛 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