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價結構調整的方式,發改委將變相上調上網電價,幫日子難過的燃煤發電企業一把。
本月16日發改委發布通知,自今年7月1日起,取消向發電企業征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各降低25%。
以上發改委通知稱,通過以上調整騰出的電價空間將用于提高燃煤電廠標桿上網電價,緩解燃煤發電企業經營困難。
在發改委以電價結構方式提高上網電價以前,由于煤價不斷走高,火電行業已陷入全行業虧損。
澎湃新聞提到,截至今年一季度,已有近四成上市火電企業陷入虧損,上市煤企業績則普遍飄紅,近九成凈利翻倍。數據顯示,五大發電集團一季度虧損加劇,利潤同比下降119.7%。
火電企業慘淡經營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視。今年5月17日和6月7日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后提出,調整電價結構,通過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等措施,減輕企業用電負擔。
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自去年1月1日起征收,各地征收標準不同,山西、河南、山東、重慶、安徽等地度電征收標準在1分錢以上,全國平均0.76分/千瓦時。《證券日報》稱,取消工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意味著,變相提高電價0.76分/千瓦時。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按去年市場交易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19%、全國平均征收價格0.76分/千瓦時測算,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預計可提升電力企業收入約85億元。
(關鍵字:煤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