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代表河池有色金屬發展方向。”10月16日,談起錫焊接材料項目,廣西泰星公司總經理王繼峰說。公司投入巨資,引進重慶理工大學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最新科研成果,建成年產1萬噸錫焊接材料項目,結束了河池有色金屬產業只有初加工的歷史。
河池市加強科技創新,壯大人才隊伍,依靠大型骨干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助推有色金屬、水電、桑蠶繭絲綢等特色主導產業增量提質。
抓創新源頭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針對科研院所建設相對滯后的現實,河池把源頭建設作為科技創新立足點,加強科技合作交流,整合優勢資源,增強創新能力。河池先后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昆明理工大學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科技合作關系;建成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自治區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1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自治區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個。
抓創新隊伍建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老酒廠,到年實現利稅3億元的現代企業,三年里丹泉酒業實現飛躍。公司負責人贊嘆:“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一流釀酒師和勾兌師,功不可沒!”河池市以人才小高地為基地,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挖掘人才發展潛能,不斷發展壯大科技人才隊伍。目前,該市建立了有色金屬、農作物原種繁育、白酒業研發、桑蠶產業研發、喀斯特農業生態等5個人才小高地,以及桑蠶、油桐2個星火專家大院,吸引了大批高層次人才。據統計,在編和柔性引進中高級人才211人,其中院士2人,博導11人,博士后1人,博士28人。
抓創新基地建設,主導產業實現增產增收提質發展。開發了高純銦、錫電子焊接系列材料等10多種有色金屬新材料,開發了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等新產品,成為廣西最大,全國有名,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攻克了“蠶繭難以批量生產5A生絲和經線”等困擾廣西桑蠶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推進河池乃至廣西桑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到2011年,全市桑園面積68.6萬畝,繭絲綢加工企業21家,生產總值13.4億元。
(關鍵詞:河池 銦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