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潘響亮等科研人員發明的“一種利用鈣化藻處理含鎘廢水的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該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利用鈣化藻處理含鎘廢水的方法,該方法首先將喜鈣含珠藻接入連續運行反應器中,并生長1個月至2個月后至反應器內壁已形成部分藻生物膜,將利用藻生物膜反應器中加入廢水進行操作,即完成了利用鈣化藻處理含鎘的廢水。
該方法處理效果高,對多種重金屬均有吸附鈣化作用,后續處理簡單,材料來源廣,污染重金屬在堿性環境下可與碳酸鹽結合形成穩定的晶體結構,不再呈現污染二次轉移的土壤。該發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簡便、易于控制,成本低,產品合成率高,無二次污染,可廣泛用于重金屬工業廢水行業。
(關鍵字:鈣化藻 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