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塑料制品生產商2014年面臨著艱難的市場境況。行業協會 PlasticsEurope Deutschland主席Josef Ertl在5月7日的2014行業簡報會上說,"之前還認為在市場背景不利的情況下仍可以保持穩健增長勢頭,而今年到現在,最初的樂觀已被陰霾籠罩。"
在2013年呈現1.7%的增長后,2014年產量下滑2.5%至194億噸,但銷售額略增1%至270億歐元(303億美元)。即便如此仍低于2013年的5.8%增長。
出口量連續第三年保持增長,攀升3.2%至1260萬噸,出口額達235億歐元(266億美元),而進口量增長3.5%至880萬噸,進口額達151億歐元(169億美元)。
28個歐盟成員國占總進口量的87.6%,占出口量72.1%,其中意大利位列第一,其次是法國、波蘭和比荷盧地區。其他歐洲國家占出口總量的11.5%,其次是亞洲9.1%,美國5.1%,非洲1.7%,澳大利亞0.2%。
Ertl觀察到,塑料業現在不僅面臨著石油和原材料價格及匯率的大幅波動,還有"地緣政治沖突",以及世界許多地區的經濟增長放慢,尤其是中國。
Ertl說,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大,尤其是來自亞洲的競爭,德國塑料行業還繼續在本國市場掙扎,因"能源政策錯綜復雜且代價高昂,而且需要采取更多努力滿足監管規定。"
但他仍保持樂觀,強調在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如輕量構造,替代能源生產方法和3D打印都將在未來繼續為高性能塑料應用貼上"德國制造"的標簽。
Ertl未對2015年德國塑料制品生產商的銷量或營業額數字作出預測。但根據行業協會GKV對德國塑料加工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仍有增長機會,有63%的受訪者預期2015年將現銷售增長,30%預計將無變化,只有7%的受訪者認為會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