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全國2000多名政協委員,肩負著囑托與重任,在這個春天齊聚北京,共赴盛會,共商國是。
2018年的全國兩會,正值換屆之年,又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黨和國家建設事業方方面面都呈現新面貌,國民經濟各行業也涌現新的變化,有色金屬行業更是有聲有色。在兩會現場,記者深感有色金屬行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產業運行向好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有色金屬行業國企改革、降本增效、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引發了廣泛關注,并將繼續成為2018年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國企改革走向縱深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
早在今年1月,地方兩會相繼召開之時,國企改革就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熱議的關鍵詞,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國企改革必將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深入研討。而有色金屬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產業,業內企業眾多、市場分散,行業國企改革的深度和廣度勢必將領先于其他行業。
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央企、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央企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重組整合也在穩步向前推進,國有資產進一步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及優勢企業集中。
這也是今年的全國兩會中,有色金屬行業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重點話題之一。通過重組整合,央企的戰略定位更加準確,功能作用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國有資本配置的效率有效提高,經營成本明顯下降,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此外,今年的政協工作報告總結了過去5年政協工作,全國政協緊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分8次深入13個省區調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是政協關注熱點,更是經濟發展焦點。展望2018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進入"升級版",或在"三去一降一補"基礎上構建更豐富體系,涵蓋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產權保護等內容,系列支持政策也有望陸續出臺。
全面降本增效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遵循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大邏輯,推動全行業切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面降本增效,把質量第 一、效益優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要通過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精深加工、加強上下游合作、完善相關產品標準、健全儲備體系、積極推進國際合作等方式,加快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實踐表明,這些年有色金屬行業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降本增效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激發員工內生動力。特別是,有的企業能夠將主導產品綜合成本短期內從行業的后30%提升到前40%;有的企業能夠短時間內降低企業綜合成本近30%;有的企業能夠在同樣技術裝備條件下將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做到行業前列,這些亮麗的成績單,是行業企業通過強化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生產管理、優化經營管理、優化風險管理等,催生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而實現的華麗轉身。
打造行業質量品牌
培育發展新動能
為培育新動能,2017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啟動《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實施指南》行業標準研究制定工作,全行業掀起了科研攻關浪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動鋁-空新能源產業化應用;推進高耐蝕銅合金、高強銅合金帶材、高端航空和交通用鋁合金材、納米陶瓷鋁等新產品開發取得新進展;12個稀有稀貴金屬材料項目獲"十三五"國家重大基礎材料研發專項立項;行業6項成果通過國家科技獎評審,3個項目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 秀獎。
今后,有色全行業將繼續深入推進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加快形成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滿足高端、個性、多元化需求。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均一性,有效增加產品附加值。堅定不移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樹立中國品牌。
2017年,有色金屬行業秣馬厲兵,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新的一年,我們期待在新的時代,全行業繼續砥礪前行,奮發進取,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放松,把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把科技創新作為突破行業短板的重中之重,為行業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促進有色金屬實體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益發展貢獻應有之力。
(關鍵字:有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