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羅定市成為廣東省入選2021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名單的四個縣(市、區)之一,列入試點后,羅定市全力打好“加減乘除”組合拳,加強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全面提高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黨建“加”規劃,夯實基礎合力。成立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政策宣傳、補助申請受理、資格審核、設施核驗、補助公示等“一站式”建設工作,并加強統籌規劃,以現有肉桂、絲苗米、豆豉雞三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羅定電商產業園為平臺,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建設規模適度的分選、預冷、冷藏、冷凍等設施設備,推動有條件的主體開展產后處理、源頭保鮮、產地儲藏、市場交易、物流配送等服務,逐步形成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基礎設施網絡。目前,該市已建成果品氣調庫67座,其中:百噸級果品氣調庫5座,100-500噸冷庫2座,50-100噸冷庫10座,50噸以下冷庫50座。
獎補“減”負擔,加快項目進度。安排相關人員先后10多次深入鎮街調研農產品冷鏈保鮮設施項目需求,掌握基本需求情況,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到省、云浮市匯報基層現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補齊農業產業發展短板。同時,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形式,按照每個實施主體補助不超過100萬元,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00萬元的實施主體按總投資30%進行財政補助。目前,試點項目計劃總投資7512萬元(通過向上申請財政資金總補助2000萬元);全市共有合作社897家(其中縣級以上示范社107家)、家庭農場283家(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24家),符合項目條件的合作社、家庭農場達23家,正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已與冷藏保鮮設備采購對接,部分實施主體已進入動工實施階段,爭取今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運營。
產品“乘”創新,提高經濟效益。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田頭市場+批發市場”等模式,推動形成集中倉儲、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等新機制;以供銷冷鏈配送為窗口開展業務協作,大力發展“互聯網+”農產品冷鏈物流;鼓勵發展生鮮電商、蔬果宅配、前置倉、產地倉等新型流通業態和直銷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配送方式,引入“直播帶貨”模式,市政府領導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同打造發展多元化農產品營銷,擔任直播員,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市稻谷總產量22.88萬噸,蔬菜總產量12.16萬噸,花生總產量1.95萬噸,茶葉總產量2555噸;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6億元,同比增長11.5%,兩年平均增長9.2%。
科技“除”隱患,強化保鮮支撐。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溫氏集團等科研院校、農業企業的合作,重點解決保鮮技術、專用設備、溫控標準等關鍵問題,提升產地倉儲、保鮮、裝卸及商品化處理等作業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骨干作用,探索構建適應跨地域、反季節、大流通和多產融合的標準,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符合市場需求、覆蓋全產業鏈的集成技術和業態流程標準體系,增強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支撐能力。目前,全市計劃打造1個縣級冷鏈物流總倉、3個以上鎮級周轉倉、142座以上冷庫(其中26個以上村級田頭冷庫),力爭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和冷藏倉儲能力提升20%以上。
(關鍵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