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肺炎疫情在中國國內基本得以控制,但其對煤炭等大宗商品貿易的影響仍在持續(xù)。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范圍內蔓延,這一“黑天鵝事件”仍有許多地方值得總結和思考。
3月31日,在針對國際客戶的在線直播中,首席分析師劉新華從宏觀經(jīng)濟出發(fā),進而具體到煤炭及下游行業(yè),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此次疫情的影響,并對后期煤炭市場走勢做出了預測和分析。
宏觀方面,她認為,由于整個2月乃至3月初工廠復工緩慢,第三產業(yè)受到嚴重沖擊,中國GDP增幅會下降4-5%。
2月份中國制造業(yè)的采購經(jīng)理人指數(shù)(PMI)為35.7,較1月份的50大跌14.3。制造業(yè)的所有21個接受調查的行業(yè)都處于榮枯線以下。
就煤炭行業(yè)而言,煤炭供需均受到影響。為防止疫情蔓延,在2月初,全國道路封鎖并進行封城,導致工人節(jié)后無法返工。即使返工,由于14天隔離期,許多煤礦復工后,產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自2月中旬以來,煤礦的產能利用率已迅速恢復。汾渭調研顯示,截至3月10日,調查的樣本煤礦產能已恢復到90%以上。國家能源局3月4日表示,全國已有83.4%的煤炭產能得以恢復。
與供給相比,需求受到的打擊更大,恢復速度較慢。雖然從2月下旬開始,國內工作重心已由控制疫情轉向經(jīng)濟復蘇,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
各個地方除支持工廠復工以外,商場、學校、休閑娛樂等公共場所并未開放,用電量和耗煤量環(huán)比明顯提升但較上年同期仍處較低水平。沿海六大發(fā)電廠2月份日耗煤量環(huán)比下降36.4%為39.5萬噸,到3月末提升至56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2%。
此外,劉新華還介紹了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以及各國出臺的經(jīng)濟刺激政策。就中國來講,目前政府推出多項刺激政策,包括以覆蓋7大關鍵領域的新基建為重點加快項目建設。
考慮到疫情流行的影響,劉新華預測動力煤價格在今年第二季度繼續(xù)小幅下調;而煉焦煤方面,受到國內強勁的鋼鐵產量支撐,煉焦煤價格第二季度會企穩(wěn)。而由于受到疫情蔓延影響,國際鋼鐵企業(yè)減產對國際海運煉焦煤價格形成較大壓力,第二季度價格呈下跌趨勢。
此次線上直播,吸引近300人收看,分別來自新加坡、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蒙古、中國香港等23個國家和地區(qū)。
劉新華女士擁有30年行業(yè)分析研究經(jīng)驗,對中國煤炭行業(yè)管理機制與政策制訂,煤炭及上下游產業(yè)鏈(鋼鐵、焦化、電力、建材、化工、新能源等)供需和市場,煤炭成本和物流,國內外煤炭企業(yè)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關鍵字:影響 煤炭 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