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上臺,日本無止境貨幣寬松環境拉開帷幕。為了實現2%的通脹目標,幫助日本經濟走出“通貨緊縮”泥潭。今年4月份,日本央行宣布在兩年內將基礎貨幣量擴大一倍。
今年4月份,中國對韓國、印度市場的出口報價較日本資源有價格優勢。4月底,在對印度市場的報價中,中國5-6月份船期熱卷報565-570美元/噸(CFR孟買),較前期報價580-585美元/噸CFR下跌15美元/噸。俄羅斯熱卷對印度報590美元/噸CFR,日本資源報620-625美元/噸CFR。同時,中國對韓國報價也低于日本資源,1季度日本產螺紋鋼報價574美元/噸,中國產報價556美元/噸。
然而,隨著日元持續貶值,日本鋼鐵出口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擠掉了中國的出口份額。由于國際鋼市疲軟,日本國內市場以及出口價格均出現回落。今年1季度日本冷軋板帶國內均價為78,000日元/噸(767美元/噸),同比下滑4,000日元/噸(39美元/噸);鍍鋅板國內均價為92,000日元/噸(約896美元/噸),同比下滑10,000日元/噸(約97.5美元/噸)。出口方面,日本6月份發貨的
日本鋼鐵協會JISF表示,3月份日本鋼材庫存環比減少2.7%至633萬噸,創2011年初以來新低。3月份鋼材發貨量為694萬噸。日元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出口量。3月份日本鋼材出口量同比增加3.2%達267萬噸。特別是對東南亞的出口增幅較大。在日本鋼鐵主要出口市場中,1季度日本鋼鐵出口韓國200萬噸,同比下滑4.6%;出口中國大陸140萬噸,同比下滑5.8%;出口中國臺灣110萬噸,同比增長42.5%;出口泰國140萬噸,同比增長29.3%;出口美國586,770噸,同比下滑11.8%。
今年以來日本大量印鈔雖然起到了短期刺激其經濟的效果,但對國際貨幣市場造成一定壓力。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與德國對日本這一舉措的默許讓其更加肆無忌憚。各國持續降息,而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充分說明了形勢的嚴峻性。而產能嚴重過剩的全球鋼鐵行業更加艱難。面對日本采取的“非常手段”,中國有必要采取相應措施謹慎應對。
(中華商務網 潘金鳳)
(關鍵字:日本 出口 鋼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