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7月23日發布月度報告指出,隨著我國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預調微調,后期市場鋼材需求形勢會有所好轉,但由于國內生產仍保持較高水平,鋼材價格仍將呈低位波動的運行態勢。
報告進一步指出,上半年國內經濟運行面臨著較大的困境,特別是二季度國內GDP增長7.6%,已經接近年初所定的7.5%指標。下游用鋼行業處在探底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且先行指標無向好跡象,鋼鐵行業需求頹勢短期無法扭轉。資金面雖然有所寬松,但實質性利好效應還難以顯現,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也不可能出臺。
此外,國內粗鋼日均產量6月份再次邁上200萬噸的臺階;經銷商因資金問題及后市預期不好,減少訂貨降低了蓄水池作用;鋼企廠內庫存和訂單壓力較大,寶鋼、武鋼、首鋼、鞍鋼等主導鋼廠大幅下調8月份價格,為爭奪有限訂單鋼廠低價頻出,打壓市場加速下行;原材料價格小幅回落,后期成本壓力或將逐步抑制鋼鐵產能釋放;鋼材出口相對平穩,但對緩解國內資源壓力作用有限。在基本面難以改觀的情況下,預計后期國內市場鋼材市場將繼續深度探底。
就當前影響國內鋼市運行的因素,中鋼協指出,國內經濟內憂外患,穩增長力度或加碼;下游行業增速放緩,鋼材需求強度下降;6月制造業PMI指數創年內新低,表明制造業的增長依然疲軟;鋼鐵產量又見回升;鋼材社會庫存降幅減緩,鋼企庫存壓力較大;原材料價格小幅回落;鋼材出口增加;鋼廠價格大幅下調。
談及后期市場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中鋼協指出,鋼鐵生產保持高水平,鋼材供需形勢仍不樂觀。6月份全國粗鋼日產水平為200.7萬噸,是歷史第二高日產水平。產能釋放較快和同質化競爭加劇使后期市場形勢仍較嚴峻,鋼鐵企業應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經營原則,有效控制產能釋放。
另一方面,歐美市場需求持續下滑,鋼材出口難度加大。截至6月末,北美市場鋼材價格已連續四個月下跌,歐洲和亞洲市場也是連續兩個月下跌。進入7月份,國際市場鋼價仍呈下跌走勢。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和價格下跌影響,后期國內鋼材出口難度有所加大。
此外,國家宏觀政策預調微調,對鋼材市場的影響將逐步顯現。鋼鐵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品種結構,滿足下游用戶需求。
就6月份來看,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仍呈疲軟態勢,但鋼鐵生產保持了較高水平,市場供需矛盾仍較突出,鋼材價格繼續下降。截至6月末,中鋼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15.48點,環比降幅為1.74%,同比降幅為14.08%。其中,CSPI長材指數為119.54點,環比降幅為1.52%,同比降幅為15.67%;板材指數為113.18點,環比降幅為1.96%,同比降幅為12.82%。
6月末,中鋼協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價格均繼續下降,其中高線、螺紋鋼雖繼續下降,但降幅較上月明顯收窄,分別環比下降1.10%和0.96%;角鋼下降2.56%;中厚、熱軋卷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價格分別下降2.56%、1.90%、2.95%和0.93%;熱軋無縫管價格下降1.07%。
而進入7月份,國內鋼材市場延續下跌態勢,進入中旬市場重啟跌勢,并迅速演變為新一輪大幅殺跌行情。7月份以來,持續的梅雨和連續的高溫,給低迷的鋼市雪上加霜。雖然央行再次降息寬松資金面,但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國內經濟仍處于下滑階段,政府重申對房地產的調控不放松,市場悲觀情緒明顯。隨著期貨、電子盤大幅下挫,價格由弱勢震蕩轉變為明顯下跌。中旬,寶鋼等主導鋼廠大幅下調8月份出廠價格。諸多利空因素的疊加,市場恐慌心態增加、價格加速下滑,多數品種價格回落至“三時代”,創下近兩年以來新低。
截至7月13日,全國26個主要市場五大鋼材品種社會庫存量為1545.9萬噸,連升兩周后再次回落;同比高出163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線材總庫存高出194萬噸,增幅繼續明顯放大。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庫存總量為672.28萬噸,周環比小幅減少0.23萬噸;線材庫存總量為172.21萬噸,減少4.31萬噸;熱軋總量為378.25萬噸,減少2.6萬噸;冷軋庫存總量為169.03萬噸,減少1.06萬噸;中板庫存總量為154.16萬噸,減少0.71萬噸。
另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上旬國內重點鋼企廠內鋼材庫存為1179萬噸,同比增長282萬噸,反映出社會庫存量連續下降是鋼材從鋼貿商轉移到鋼廠的表象。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