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鋼鐵行業“西落東升”和“西風東漸”雙流并行:“西落東升”格局是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同時全球鋼鐵行業淘汰過剩產能存在“西風東漸”潮流。“西落東升”和“西風東漸”的核心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在趨于惡化,同樣需要壓縮產能,這個問題無法回避。或者說全球鋼鐵行業的未來是一個壓縮產能與新建產能共存的時代。全球經濟長期處于低速增長狀態導致鋼鐵需求增速明顯放緩,拖累鐵礦石需求增速。
高礦價刺激傳統和非傳統鐵礦石供應層出不窮:中國大陸消耗了2010年和2000年相比的全球鐵礦石貿易增量(6.15億噸)的90%,中國大陸是驅動全球鐵礦石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并推動全球鐵礦石價格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澳礦供應商從中國大陸鋼鐵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收益最大,在傳統鐵礦石供應國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巴西和印度礦山都從中國大陸鋼鐵產量快速增長中受益。中西非洲正在逐步成為全球新興的鐵礦石供應基地。中西非洲礦石成本低,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一場為了爭奪市場而發生的礦山“肉搏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作為新興鋼鐵工業大國,印度還不足以扭轉礦價下行趨勢:以粗鋼產量來衡量,2011年印度鋼鐵工業體量只有中國大陸的11%,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鐵礦石需求年度增量都不足以彌補中國大陸鐵礦石需求增速下降留出的空間。而且,從2015-2020年開始,國內廢鋼鐵供應量持續上升,會替代一部分鐵礦石需求,這個效應從2020年開始會越來越明顯。
我們預計,中印兩國合計的鐵礦石需求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16億噸。并且,印度鐵礦石需求量可能在2045年超過中國大陸,并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如果在人口眾多的拉丁美洲和非洲挖掘潛力困難的話,中印兩國鐵礦石需求的峰值很可能是全球鐵礦石需求可以預見的峰值。
低成本礦石替代高成本礦石是循序漸進的去產能化過程:無論是高成本礦山還是低成本礦山,目前在建并接近完工的新增產能投放具有一定的慣性,只有在極端惡劣的市場環境下才有可能“撂挑子”。高成本礦山投產的時點可能會延后,但是在市場回暖之際投產會打壓礦價的上升空間。低價礦石替代高價礦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去產能化過程。在礦價逼近或低于高成本礦山的成本線時,高成本礦山減產停產過程會稍有滯后,換句話說高成本礦山供給量會有一定的掙扎,但是掙扎不改趨勢,最終市場份額會完全被低成本礦山所占領。
以現價衡量,進口礦到岸均衡價格有向70美元/噸下移的傾向:2002-2007年,全球粗鋼產量年均增速達到8%,這是在中國大陸粗鋼產量年均增速超過21%的情況下實現的,而如今國內鋼鐵需求年均增速下滑至5%甚至更低的水平,全球粗鋼產量年均增速降至2%-3%的水平。我們預計,在2018年全球鐵礦石需求總量只有21.7億噸的約束下,一場低成本礦替代高成本礦的殘酷競爭已經打響。若全球主要礦山按計劃擴產,以現價衡量,到2018年國內進口礦到岸供需均衡價格有向70美元/噸下移的傾向。
投資建議:鋼鐵板塊整體跑輸大盤的概率大于跑贏大盤的概率。相反地,融資融券市場的發展則給做空獲利提供了機會。我們認為,鋼鐵行業盈利能力很可能在相當長時間內都難以翻身,鋼鐵板塊整體持續走弱于大盤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特別是在通縮環境下,中長期持有的投資之道在于尋找具有最低成本優勢的企業,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熬過寒冬并重見天日。同時,低成本優勢公司往往也具有穩定高分紅的傾向,所以一些鋼鐵公司可能具有類債投資品的特點,可以作為長期投資的選擇。
若在滯漲環境中,資源股的彈性較大,可以獲得交易性投資機會。不過,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低成本資源股才是投資選擇的重點標的。
風險分析:在滯漲和通縮環境下,投資選擇的難度增加。而且,融券類投資機會需要市場足夠發達和完善,在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做空獲利的風險較大。另外,鋼鐵板塊整體股價已在相當低的水平,雖然上升空間不足,但是向下空間可能也會比較有限。
(關鍵詞:鋼鐵 鐵礦石 產能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