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公司規劃發展部主持召開了中利聯(香港)礦業有限公司利比里亞邦礦鐵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原則通過邦礦項目建設規模、工藝方案和投資估算,其中100萬噸復產工程計劃2012年建成投產。同時,中利聯公司上市的關鍵準備工作———資源勘探也取得積極進展。
利比里亞地處非洲西部,境內鐵礦資源豐富。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準武鋼控股中利聯(香港)礦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其擁有的利比里亞鐵礦資源。
自武鋼控股中利聯(香港)礦業有限公司以來,在武鋼集團領導和部門高度重視下,中利聯工作專班克服重重困難,大力推進項目。為節約投資,控制運營成本,中利聯(香港)礦業有限公司不斷優化方案,提出了“經濟合理、成熟可靠、盡早投產,注重世界先進水平與當地客觀實際相結合,效益最大化和項目實現可行性相結合”的設計思路,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對礦山、鐵路、碼頭工藝方案進行研究,按照“實戰演練”的方式推演整個生產流程,優化建設方案,用最少的投資,創造最大的效益。
中利聯工作專班還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對項目細節充分論證,不斷優化建設方案,調整設計思路。一是協調好前期復產100萬噸和后期1000萬噸規劃的關系。將原方案中的100萬噸復產計劃作為1000萬噸整體規劃的一部分,提前實施,提前投產,同時避免重復建設。二是做好工藝優化,按照務實的原則減少非必要的建設項目,最大限度精簡方案,減少投資。三是嚴格控制工輔設施建設,在追求先進性的同時講究投資回報。四是整理設備采購清單,逐一詢價、比價,降低設備采購成本。五是優化物流方式,對多種物流運輸方式進行論證,以期用最少的投資達到最優的物流運輸效率。
積極籌措建設資金,降低投資風險,中利聯公司計劃作為資源板塊上市,積極開展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為掌握準確的資源量,他們在人煙稀少的茂密叢林山區和一些無路可走地方,全力做好測繪、勘探等現場協調工作,為他們創造工作條件,確保技術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確定各方工作節點,嚴格考核,專人跟蹤,專人負責。
在推進邦礦項目中,該公司一方面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尤其是資產管理、工程管理、采購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制度,按照上市公司管控模式,健全內控制度體系并規范運行;另一方面完善人員配置,按照崗位要求引進專業人才,按照項目運營需要做好員工招聘、培訓等工作,為項目投產達產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