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租金出現微降,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四季度到2015年,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幾乎是零供應。”昨日(7月17日),戴德梁行華北區企業服務部主管及董事王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伴隨零供應而來的,是高端寫字樓租金的再次上揚。“目前的下跌只是暫時的。”在王剛看來,北京甲級寫字樓的租金很可能在今年三季度之后再度進入上漲階段,而這波上漲很可能持續到2016年。
不同于寫字樓市場的供應短缺,北京及全國的購物中心卻迎來高速發展。據記者了解,僅北京下半年就有近十個新項目入市,全國主要的20個城市,全年新開業購物中心就高達130家。
今年二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整體租金自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至每月每平方米298.07元,環比下降0.05%,同比上漲3.3%。戴德梁行的數據顯示,由于寫字樓新項目體量有限,空置率進一步下降至1.25%。
據了解,受寫字樓市場低空置率及新入市可租賃面積有限的影響,本季度北京市甲級寫字樓的吸納量約為12萬平方米,為同期的36.53%。今年下半年,甲級寫字樓市場將面臨新增供給短缺的狀況,僅有4個項目入市、15.7萬平方米新增供應,將成為1996年以來最低值。
與寫字樓緊缺不同,購物中心發展異常火熱。記者調查發現,僅今年下半年,北京就有十余家購物中心入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頤堤港、僑福芳草地等多家大型商業項目的集中開業,北京迎來了購物中心的開業高峰期。
仲量聯行對20個主要城市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約有150個購物中心開業,新開業購物中心的平均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預計到2015年底,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購物中心面積將增加約40%,16個較小城市的供給量將翻番,其中武漢、重慶等城市至少增加1.5倍。
“目前,國內購物中心已成為個別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的主流產品,相比于傳統百貨,更多地體驗式消費是其明顯優勢。”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顧問部總管及董事甄仕奇道出購物中心火爆的緣由,越來越多的傳統百貨通過調整業態功能變身購物中心。
(關鍵字:北京 甲級寫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