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地方債置換超8萬億,今年置換債總規;蛟6萬億左右。根據我們的統計結果,2015-2016年地方債總計發行了9.88萬億,其中置換債8.10萬億左右。2016年地方債發行6.05萬億,較2015年增加2.21萬億,但低于2016年發行額度(6.18萬億,包含5萬億置換額度和1.18萬億新增額度)。2016年,地方債中新增券1.16萬億,基本接近新增額度,較2015年增加超5千億;置換債4.89萬億左右,較2015年增加1.68萬億,但仍有一千多億的額度尚未用完。
按照3年置換14.34萬億的節奏,今年置換債總規;蛟6萬億左右。根據通知要求,公開發行債券要盡量平滑,在不考慮定向置換債集中發行的情況下,平均每個季度置換債大約發行1.5萬億左右。
分省來看,經濟發達和債務率較高的地區地方債發行規模居前,發行規模和投資增速存在一定正相關性。2015-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居前4位的是江蘇、浙江、山東和廣東,均為經濟發達地區,發行規模均在5000億元以上,江蘇地方債總共發行了7706億元;緊隨其后的省份是貴州、湖南、遼寧和四川,發行規模均在4500億元以上,除了四川外,其余3個省份2015年債務率均較高。此外,剔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負的遼寧和新疆,2016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存在一定正相關性,或表明地方債對地方投資有一定支撐。
從發行構成來看,債務率較高的省份置換比例較高,新增債券規模一般未超過新增額度。2016年置換債占本省地方債發行規模比例居前的省份為貴州、湖南和遼寧,置換比例均高于96%,而這些省份也是債務率較高的省份,2016年置換債規模在2500億元到3500億元之間。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新增債券規模一般未超過當新增政府債務額度,新增債券發行規模居前的省份為江蘇、山東和廣東,均超600億元;中西部省份的四川、湖北和河南新增債券規模也較為靠前,均在550億元左右。
兩年地方債置換累計節約利息支出6500億元左右,今年地方債還本付息壓力較輕。根據財政部的匡算,截止到2016年9月,地方債置換規模為7.2萬億,兩年累計為地方節約利率支出6000億元,簡單平均每年節約利息率在4.2%左右?紤]2016年后續置換券9000億元左右的規模,估算兩年地方債置換或累計節約利息支出6500億元左右。根據部分省份2016年財政預算執行報告公布的數據計算,節約利息率也多在4%附近,安徽和山東的節約利息率則高達6.5%和7.2%。除安徽曾發行兩筆1年期地方債外,地方債券發行期限均為3年以上,意味著,今年地方債還本付息壓力較輕。2017年地方債到期量僅為2415億元,且均為2015年之前財政部代發或計劃單列市發行;2018年之后,地方債到期量才開始逐漸增加。
(關鍵字:地方債 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