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日舉行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崔津渡表示,2002-2011年我國礦業總產值由4567億元增加到30288億元,十年產值擴大了5.6倍。與會的多國代表表示,在美國和歐洲經濟狀況欠佳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礦產品需求的增加對“寒冬”中的全球礦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崔津渡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和礦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院長羅德里克·G·艾格特也表示,現在全球礦業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00年中國占全球鋼鐵消費的16%,2010年達到47%,未來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高,中國經濟活動支出對于全球金屬市場意義重大。“1972年,中澳貿易只有不到1億美元,到現在已達到1000多億美元,兩國貿易對澳大利亞在資源礦業領域方面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礦產大國澳大利亞駐華領事孫芳安肯定了中國經濟發展對其礦產領域的積極作用。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會議上也指出,雖然當前全球礦業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與收縮,但向好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新興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對資源的強勁需求。建議國際礦業界應加強協商合作,推動礦業投資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關鍵字:礦業 產值 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