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CPI漲幅創7個月高點。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9月CPI同比上漲2.5%,漲幅比8月擴大0.2個百分點,漲幅連續3個月高于2%,并創出3月以來新高。此外,CPI環比上漲0.7%,漲幅與8月持平。
“9月以來,夏秋換季部分地區遭受臺風影響,以及中秋節和國慶節雙節臨近,帶動食品價格上升。鮮菜、鮮果價格同比漲幅較大,豬肉價格同比降幅持續收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昨日認為,同比來看,鮮菜、鮮果價格同比漲幅高達14.6%、10.2%,漲幅較大。
數據顯示,9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6%,漲幅擴大了0.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2%,漲幅比8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9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上漲1.7%,漲幅比8月下降0.3個百分點,是2016年10月以來的低點。“雖然今年5月之后CPI漲幅持續上升,主要是食品價格和原油價格拉動,然而核心CPI并未明顯上升,9月反而明顯下降。因此,目前物價運行整體穩定,不存在通脹壓力,反而需要關注核心CPI顯著下降反應的需求走弱問題,未來或將出現通縮的可能。”劉學智進一步分析認為。
同日公布的9月P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8月下降0.5個百分點,漲幅連續3個月收窄。此外,PPI環比上漲0.6%,漲幅比8月上升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PPIRM)同比上漲4.2%,漲幅比8月下降0.6個百分點;PPIRM環比上漲0.6%,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
從環比來看,9大類工業生產者購進產品中有8類價格環比上漲,其中化工原料類、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環比漲幅超過1%,燃料動力類、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環比漲幅也較大。主要工業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價格環比漲幅較大,分別為3.8%、4%、3.9%。
從同比來看,PPI漲幅連續3個月漲幅收窄,主要工業產品中同比漲幅較大的有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纖維制造等,同比漲幅分別為24.1%、6.7%、8.9%,但大部分工業產品價格同比漲幅有所收窄。
劉學智判斷,CPI不會持續走高,PPI漲幅可能逐漸收窄,“隨著季節性因素對食品價格影響減弱,四季度CPI漲幅可能略有收窄,全年同比上漲2%左右。居住價格上漲主要是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房租出現了短期集中性上漲,但并不是全國性上漲,對CPI的推升作用較為有限。此外,國內工業需求難以大幅走強,需求拉動PPI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較小。由于四季度PPI翹尾因素從2.01%降為0,新漲價因素難以彌補翹尾因素的下降,PPI可能仍有下降空間。”
(關鍵字:CPI 通縮 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