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也面臨諸多挑戰,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0個百分點以上。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進出口形勢相當嚴峻。而眼下作為光伏行業背后的支撐原料---金屬硅也遭遇窘境,2011年年內,金屬硅價格曾3度下跌,雖不及2008年經濟危機時價格跌破10000元/噸,但當前跌勢也有之過而無之不及;仡櫍捍溯喌鴦萦8月份開始,當時正處于豐水期,但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下游各行各業均表現出疲軟態勢,多晶硅、有機硅以及鋁合金產品處于被動低位,導致進入11月后市場依舊未能重見光明。
為此,筆者分析價格走弱影響因素:
一、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歐美采購商觀望詢價較多,但實際成交寥寥無幾,這反映了國際市場預期謹慎,不敢下單。
二、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浮動、融資難等問題,無不構成外貿出口企業的巨大生存壓力。國內企業擔心原料價格、匯率波動,雙方出現矛盾心理。
三、下游行業接連受到打壓。先者來說3月份日本發生的強震,地震給日本本土汽車制造業與化工生產業帶來較大打擊,多家汽車制造巨頭停產,有機硅生產巨頭信越和東芝也停產檢修,除此之外也給日本電子制造業帶來嚴重打擊。日本強震引起中國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再者7月份的泰國洪災也嚴重沖擊全球汽車、電子、電器以及其零部件等多個行業的供應鏈。上述表述為在自然災害情況下,金屬硅下游行業所受影響。而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疲軟影響的光伏行業也難逃厄運,2011年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占據全球光伏終端主要市場的歐美地區在眾望所盼之下最終并未迎來需求的實質好轉。這導致全球多晶硅產能在即將達產的今明兩年不得不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局。作為多晶硅的主要消費市場中國也由此成為國外巨頭寄希望打開市場豁口的地方。國內光伏中下游也已出現庫存加大,企業減產或停產的狀況,價格也頻頻走跌,截止11月上旬,多晶硅價格跌至20萬元以下。
四、國內方面,市場受到來自國內外各方面因素影響,金屬硅生產廠家壓力與日俱增,在下游需求低迷的表現下,金屬硅廠家庫存壓力增加,但在之前豐水期的鋪墊下,廠家開工率始終沒有回落,加之銀行收緊借貸,企業資金壓力增加。
上述因素促使金屬硅市場今年未能出現良好的成交局面。雖然利空因素占據主導,但市場也不乏傳出利好因素,以下筆者總結近期市場傳出的利好因素:
一、四大銀行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為1400多億元,信貸閘門突然松動跡象,在貨幣政策微調的背景下,預計全年新增貸款將在7.5萬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四季度信貸政策有望保持相對寬松。通脹數據回落為政策微調創造空間,短期內迅速出臺的資源稅、增值稅及營業稅等一系列稅收政策調整則加快了微調的節奏。預計未來新增貸款將重點向在建項目、重點項目、保障房建設和中小微型企業等領域傾斜。
二、11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數據顯示10月上漲了5.5%,較之前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年內準備金率或有回落可能。
三、沸沸揚揚的鐵道部因資金緊張停建1萬公里的消息終于有了轉機。據悉,鐵道部“輸血行動”已經敲定的融資有2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為國家開發銀行安排貸款,另外1000億元為發改委核發鐵路建設債券。融資規模已擴至2500億元。鐵路工程項目建設出現轉機,將帶動金屬硅下游需求增長。
四、隨著天氣轉冷,全國缺電形勢進一步加劇,位于華中地區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等六個省市今冬明春的電力缺口將達1500千瓦,為歷年來最大,而湖南、湖北、廣西、貴州、蘭州等17個省市,面臨著新一輪拉閘限電的可能。也就是說,金屬硅產量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開工下降,或將對金屬硅市場帶來利好。
結合上述利空、利好因素來看,金屬硅市場未來仍有轉機可能,但眼下,受到國外經濟需求疲軟影響,一時之間市場仍將保持低迷格局,市場本質不支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即便市場短期迎來漲勢,也純屬“演戲”。
(關鍵字:金屬硅 金屬硅后期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