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對于重化工領域中的工業硅生產企業來說,近幾年幾乎沒有利多的因素出現。云南冶金集團下屬云南永昌硅業有限公司卻在行業的“冰川期”實現了盈利。“盈利的根本在于通過創新實現了降本增效。”云南永昌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畢紅興說,創新讓傳統重化產業迸發勃勃生機。
去年,永昌硅業實現工業產值7.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5億元,實現盈利1145萬元,創稅5700多萬元。在創新的支撐下,今年前兩個月,永昌硅業就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880萬元,創稅1200萬元。而這些來之不易的利潤,讓投產就連續虧損了5年多的永昌硅業嘗到了創新的甜頭。
據了解,傳統工業硅生產工藝每產一噸工業硅需要消耗1.2噸左右木炭,1噸木炭則要耗費4噸左右木材,這不僅是工業硅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而且還成了生態環境的“殺手”。永昌硅業通過數年創新實踐,終于擺脫了工業硅生產對木炭的嚴重依賴。去年永昌硅業每產一噸工業硅,木炭消耗降低了70%,僅這一項創新,就讓永昌硅業每噸工業硅成本下降了近500元。
創新為永昌硅業帶來的實惠遠不止這些,永昌硅業通過增產、提質、降耗等方式,使產量增加10%的同時,成本下降了15%,而質量提升又讓產品價格提升了15%。“通過冶煉過程中精細化配料操作控制創新,我們能生產目前國內品質比較高的工業硅。”畢紅興告訴記者,目前永昌硅業為國內最大有機硅制造企業提供不同規格的高品質工業硅,一部分產品已經出口國外。
永昌硅業在不斷探索降低工業硅冶煉能耗的同時,與國內節能廠家和科研單位合作,創新性地解決了一直困擾工業硅冶煉煙氣余熱發電難題。據悉,目前永昌硅業已經有3臺工業硅冶煉爐的余熱被利用起來,每天為永昌硅業發電20萬度。“今年公司全部工業硅冶煉爐余熱將全部利用,每噸工業硅成本可再降低400元左右。”畢紅興說。
(關鍵字:永昌 永昌硅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