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寧夏天元錳業集團獲悉,其收購的英國聯合礦業公司已完成交割并組成新的管理機構。其在西非加納共和國和澳大利亞的礦山正常生產,優質錳礦石正源源不斷運至國內。這標志著這個世界最大的電解金屬錳企業布局全球市場的進程走出了關鍵一步。
從“屢屢斷頓”到擁有全球最優質的錳礦石資源,其背后,是寧夏天元錳業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優化資源配置、布局產業的成功實踐。
從國營小廠到錳業巨艦
2003年,中寧縣化肥廠下屬的金屬錳廠破產倒閉,300多名職工下崗失業。面對父老鄉親的生計考驗和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民營企業家賈天將籌資301萬元將其競拍下來,定名“天元錳業”。
我國是一個貧錳國家,單純依靠國內錳礦石,不可能支撐一個世界級的企業。從2008年開始,寧夏天元錳業開始探索使用進口礦石。此時,國內企業還未使用過進口二氧化錳礦石,其工藝技術在國內尚屬空白。
天元錳業與南方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環科院等國內高校和院所攜手攻關,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掌握了一整套利用進口礦石的工藝技術和生產設施,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家全部使用進口礦石的金屬錳生產企業。
掙脫原料束縛的天元錳業,歷經二期、三期建設,從最初的年產能1500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解金屬錳生產企業。
在“一帶一路”上起舞
“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分工和產能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甫一提出,天元錳業就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與英國聯合礦業CML公司簽訂長達20年的供貨協議。從此,天元錳業使用的進口礦石幾乎都由CML公司從澳大利亞、加納等國礦石基地供應。
到2016年,寧夏天元錳業無論技術創新、環保水平、綜合實力,都遙遙領先于全球其他企業,電解金屬錳產能突破80萬噸,比行業第二位高出數倍。此時的天元錳業,已在中國企業500強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是年11月,蓄勢多年的寧夏天元錳業集團作出了一個讓業界震驚的決定:收購英國聯合礦業CML公司所有股權和資產。
天元錳業從此擁有了自己的高品位礦山,從而使礦石原料供應更加穩定、充足,成本更低。
“來自加納、澳大利亞的進口礦石性能明顯優于國內礦石。”寧夏天元錳業副總經理高學祥告訴記者,同樣是提取1噸金屬錳,國產低品位礦需要10噸左右,而進口礦只需要3.5噸左右。同時,產渣量少,輔料使用也更省。
只有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配置,才能支撐一個世界一流的“錳業帝國”。天元錳業要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在全球布局中大象起舞。
組建國際“遠洋船隊”
加納是西非第二大經濟體,處于幾內亞灣中心,擁有地理優勢、資源優勢和戰略優勢。
今年5月11日,寧夏天元錳業集團領導層出訪加納,與加納政府高層會晤并達成一致,除了在加納開采錳礦外,天元錳業利用錳渣生產的水泥將大批量出口加納,這意味著寧夏天元錳業的循環經濟鏈條將實現國際化。
“加納政局穩定,非常歡迎外來投資。”從加納考察歸來的寧夏天元錳業副總經理張振升說,集團領導對“走出去”積極而又審慎,在考察過多個富錳國家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在加納投資的決定。
加納錳礦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儲量1.13億噸。其目前產能為300萬噸,天元錳業將對其進行擴能改造后,產能將提升至1500噸。
前不久,天元錳業集團主要領導在北京與來訪的加納副總統會面,深入商談合作事宜。雙方就一些具體項目達成一致,內容包括由天元錳業先期建設加納錳礦至塔科拉迪港的63公里鐵路,后期建設加納錳礦至鋁礦、鐵礦和另一錳礦的鐵路;建設綜合交匯點車站,在交匯點外圍建設工業區、商業區和住宅區;在工業區建設火力發電廠、太陽能發電站以及氧化鋁生產工廠,在塔科拉迪港附近建設新的港口等等。
消息傳出,寧夏天元錳業的國內合作伙伴都對加納的投資表現出濃厚興趣。有業內觀察者認為,這將是以天元錳業為龍頭、寧夏乃至中國企業組團出海的一次新實踐。
為保障后期運輸,天元錳業正在組建一個擁有20多條貨輪的國際遠洋船隊——“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寧夏天元錳業集團,正在國際產業版圖上,擁抱新藍海。
(關鍵字:天元錳業 英國聯合礦業公司 加納共和國 錳礦石 二氧化錳礦 電解金屬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