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蘭州石化石油化工廠員工孫青先走到乙烯裝置現場,仔細查看溫度、壓力等工藝參數變化情況,調整乙烯裝置,確保穩定運行。就在前不久,孫青先被公示為甘肅省“隴原工匠”,甘肅省總工會擬在“五一”前正式命名。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蘭州石化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拓寬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加快培養新時代‘大工匠’,打造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煉化生產企業。”蘭州石化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李家民說。
一線員工干好了前途廣闊,不僅可以晉級,還可能晉升為專家、“大工匠”。孫青先進廠時是一名技校生。30多年的時間里,他勤學苦練,借助蘭州石化開辟的成長通道,一步步從學徒工、初級工,成長為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并獲得“中華技能大獎”,成為企業的“香餑餑”。
蘭州石化推行員工技能晉級計劃,構建技能等級和技能專家相結合的“八級”成長通道,涉及公司66個主要工種。員工剛進廠時為學徒工,轉正后成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如果刻苦鉆研技術且成果豐碩,還可能成為技師、高級技師、首席技師,甚至是集團公司的技能專家。
蘭州石化煉油廠催化二聯合車間員工王雪峰,原來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在“盧朝鵬技能專家工作室”的學習中逐漸成長為技能專家。
蘭州石化“盧朝鵬技能專家工作室”組建于2011年,目前有22名技術骨干、23名學員。7年時間里,從這個工作室走出了王雪峰、馬勝平、楊永納等一批技能專家、高級技師、勞動模范、技術比武冠軍。
蘭州石化充分發揮技能領軍人物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甘肅省總工會、中國石油集團的支持和指導下,先后組建命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集團公司級技能專家工作室1個、蘭州石化公司級技能專家(勞模)工作室7個。蘭州石化將優秀的技能人才納入技能專家工作室團隊,形成技術合力,圍繞課題攻關、技改技措、技術推廣、人才培養等開展工作,將技能專家工作室打造成技能人才創新創效、技藝傳承的主陣地。
“我走上技術之路,主要受師傅的影響。” 蘭州石化維達公司青年技術骨干孫建民說。剛進廠時,孫建民跟著車間有名的“工匠”宋萬虎學鉗工。宋萬虎從鉗工基本功教起,從鏟、鋸、銼到判斷壓縮機故障,手把手教。同時,同車間的全國勞模董松江嚴謹的工作作風,感染了孫建民,成為“大工匠”的信念更加堅定。
近年來,蘭州石化大力推廣“名師帶高徒”活動,構建教練式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各級專家、勞動模范等骨干人才傳幫帶作用,努力培養高技能人才。
蘭州石化在活動中注重“三結對、三提高、兩結合”,即根據人員身份和業務特點,組織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操作人員師徒結對;通過師傅手把手傳授,提高徒弟工作作風、業務技能和綜合素養;將專家和骨干人才的帶徒成效,與聘任考核相結合,將后備骨干培養與專家(勞模)工作室運行任務相結合。蘭州石化還開展“金牌師徒”評選活動,推動“名師”帶出更多“高徒”。
2月9日,呂仲光、楊子海等10名員工被蘭州石化授予首屆“石化工匠”稱號。蘭州石化開展“石化工匠大講堂”,為技能人才成長搭建舞臺,33名技師、高級技師及兩級技能專家走上講臺,開展崗位講述,進行技術探討。按照蘭州石化公司的設想,每年都要開展“石化工匠大講堂”活動,讓全公司170多個工種的精英們都走上講臺,展現技藝。
蘭州石化還推薦孫青先為“石油名匠”,推薦郭星、楊子海2名集團公司技能專家作為“石油名匠”培養人。公司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制訂培育計劃,促其盡快成長。
截至目前,蘭州石化在聘集團公司級技能專家9人、公司級技能專家21人,在聘分廠級技能骨干人才251人、車間級技能骨干人才718人,在聘技師390人、高級技師85人。
蘭州石化計劃到“十三五”末培養出“石油名匠”5名、兩級技能專家70人、首席技師80人左右,技師和高級技師總數達到1200人左右,從而打造一支叫得響、立得住、有影響力的操作技能人才隊伍;實現人才分布合理、結構優化,帶動操作技能骨干人才梯次發展,為蘭州石化公司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關鍵字:石化 培養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