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園區建設。園區是經濟工業跨越發展的基礎。西山將加快打造光學、機電、機械制造、磷化工、有色金屬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開發利用“七大片區”,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續推進2號路北延線、7號路北延線、9號路、光學片區3號及5號路道路建設;長坡國際物流園區加快推進安置房建設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遴選確定的16個意向入園項目落地開工;金融產業園區加快萬達廣場建設進度,以潤城、大商匯改造提升項目為載體,吸引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和重大項目落戶園區;團結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園區啟動重要基礎設施和回遷安置房建設,爭取項目落地,確保園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西山大旅游區加快景前區建設和推進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充分用足用好現有政策,積極穩妥地推進長坡國際物流園區和碧雞街道、金融產業園區和前衛街道“園處合一”及海口工業園區和團結生物醫藥食品加工園區“一園兩片”聯動發展。
加大內培外引力度。積極推動以商招商,圍繞商貿物流、生物制藥、光電信息、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和中石油西南總部、昆鋼科技大廈等新增商務樓宇招好商;大力扶持東駿藥業、龍津藥業等45家重點內培企業,促進內培企業項目發展壯大;引導民營企業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區域產業導向、具有比較優勢和潛力的產業領域。
加快城市開發建設。要抓好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加快已開工的30個片區回遷安置房建設;加快實施“3015行動計劃”,推動草海時尚文化區、滇池西岸度假休閑區、團結民族風情小鎮、環滇池生態濕地公園、眠山至團結龍打壩公路、大觀樓碼頭、白魚口碼頭的規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抓好區域統籌發展,全面推進海口新城、長坡片區、龍潭片區、花紅園片區建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強化城市管理服務。宜居,是一個城市的高貴品質,西山將建立健全城市道路和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做到建得美、管得好、管長久。加強文化、體育、休閑、商貿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設施建設,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文化街區、飲食街區,讓西山休閑有品位、餐飲有美食、宜居有環境。積極推進臺灣美食城、西山風景區美食一條街、大商匯酒吧一條街建設前期工作,精心、精細、精致地打造休閑娛樂美食大都匯。以迎接亞洲藝術節為重點,鞏固提升“六路一江”和高層建筑景觀照明建設工作,構建都市輝煌夜景燈光景觀體系;加快推進滇池路、草海片區、大觀公園、高海高速沿線燈光亮化工程,打造“山色、水景、燈光”斑斕交融的現代都市美景。
加快文旅一體化發展。文化是西山繁榮大發展的軟實力,西山將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西山特有的歷史、民族、生態、宗教、飲食、建筑等文化元素,融入文化產業發展各個環節,增強文化旅游產品吸引力、競爭力。借鑒“秦淮河”商業開發模式,充分挖掘“大觀漁火”文化元素,在大觀河沿線及大觀公園周邊提升景觀效果并打造餐飲、休閑、娛樂特色街區;加快西山風景區、大觀樓等傳統景區提升改造,推進環滇池生態圈、文化圈、旅游圈項目建設,開展龍門藝術村項目前期工作,打造文化旅游產業新亮點。
提升干部隊伍。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同時,在干部作風和黨的建設方面,西山也沒有懈怠。2013年上半年,順利完成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與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按照選優配強的要求充實了區級領導班子,黨的基層戰斗堡壘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得到加強。通過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轉變了作風、端正了學風、改進了文風。通過舉辦“區級領導接訪日”,深入開展“四群”教育活動,完善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深入推進社會管理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目前,西山區國際化商務中心和山水園林新城區,已經悄然展現出它獨有的容顏:經濟高速發展,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奪目耀眼。西山“半城山色半城湖,半城春色半城夢”的美好藍圖已不再遙遠。
(關鍵字:昆明市 西山區 產業 實體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