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正處在敏感時期,許多人一談到環境污染就與石油和化工聯系起來,“談化色變”傾向有所蔓延。貴州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何浩明,這位在化工行業工作了40多年的老化工人,他是怎樣看待這種現象的呢?7月16日,何浩明董事長接受了“2013中國綠色化工特別行動”采訪團記者的專訪。
記者:當前,石化項目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敏感”的項目。近年來,廈門、大連、寧波等地相繼上演過激烈的群體性事件。作為一家2012年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的國有大型化工企業的帶頭人,也是一位有著40多年從業經驗的老化工人,您是怎樣看待“談化色變”這個問題的?
何浩明:化工企業不可能對環境不造成一點污染。但是,我們要看到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中期,在大幅度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伴隨而來一些工業污染,必不可少,這是規律性問題,國外發達國家也是這么走過來的。要發展,肯定要付出代價,F在,在國家和媒體兩個層面的推動下,化工企業在環保方面的認識也提高了。治理污染,改善周邊地區生活質量,已成為行業企業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化工企業,不要為環保而環保,應該發展環保產業,將“三廢”資源化,在追求環保的同時也可以提升經濟效益。
記者:把治理污染當做一個產業去經營,甕福集團具體是怎樣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浩明:發展環保產業,關鍵靠科技投入,沒有技術解決不了環保問題。化工企業的環保問題,不是生產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很多環保問題,都是因為技術設備達不到。甕福這幾年在環保上的投入近14億,下一步還要加大投入。甕福的目標是:用新的技術、循環經濟的理念去解決環保問題,“十二五”期間,打造出一個“綠色甕福”。治理“三廢”方面:廢水全封閉循環;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固廢物全部利用。甕福發展循環經濟就是高效利用磷礦石。這幾年,甕;撕芏喙Ψ蛉崿F氟碘資源的綜合利用。目前,氟的利用率已達到99%。去年在整個氟行業虧損的情況下,甕福盈利25.49%,這就是環保產業帶動了經濟效益。
記者: 對于未來,甕福集團是怎樣規劃的?
何浩明:甕福集團將堅定不移的做好基礎肥,同時發展水溶性肥料。水溶性肥料的最大難點在于水不溶物。從今年6月1日起,我國固液水溶肥的水不溶物比例從原來的5%降到了0.5%。而甕福水溶肥中水不溶物的比例只有0.02%,第一套5萬噸裝置已經投產。
采訪的最后,何浩明董事長再次強調,化工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現代社會是以化工為基礎的社會,沒有化工就不能稱其為現代社會。何董事長呼吁媒體和公眾要理解化工行業,要給予化工企業一定的時間去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
(關鍵字:貴州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何浩明 化工行業 石化 環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