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黔西南的大山深處,活躍著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這支隊伍始終保持著地礦人“三光榮” 的本色,幾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嶺,踏石留痕,連續創造找礦神話。這支隊伍就是貴州省地礦局105地質大隊。近3年來,該隊提交金資源量240噸,預計今年提交磷資源量4.1億噸。那么,這支隊伍是如何取得這些傲人的成績?
“整裝勘查是我們取得找礦突破的利器。” 貴州省地礦局105地質大隊總工程師劉建中道出了他們取得歷史性突破的關鍵。
明晰思路邁開新步伐
建隊近60年來,貴州省地礦局105地質大隊先后探明了兩個特大型、15個大型、20個中型礦,曾榮獲全國功勛地勘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不過,這樣一支有著輝煌歷史的隊伍也曾經歷過找礦勘查的徘徊和找礦成果低迷期。面對困境,作為上一級單位,貴州地礦局黨委反復研究,縝密思考,認為不能墨守成規,必須要出奇招。而打破地勘單位界限、以整裝勘查帶動全局找礦突破戰略則成了他們的試金石。
作為一支技術力量強、敢打硬仗的專業隊伍來說,105地質大隊無疑成為了貴州地礦局整裝勘查突破戰略的先行兵和突擊隊。該隊認真落實局黨委提出的發揮以“勘查隊伍整裝、資金投入整裝、方法技術整裝、保障措施整裝及勘查成果整裝”為核心的整裝勘查模式優勢,精心篩選靶區,利用原有資料開展綜合研究,積極開展整裝勘查項目申報工作。自2011年起,該隊先后牽頭開展省級整裝勘查項目2個,獨立承擔全國三批共109片整裝勘查區的兩個項目,成為貴州乃至全國少數獨立承擔兩個國家級整裝勘查的單位,再續功勛地勘單位輝煌。
思路對了,方向準了,就開了個好局,起了個好頭。該隊上下凝心聚力,展示的是嶄新的形象,傳遞的是突破的信心。
理論創新取得新突破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地質學家在美國西部內華達州卡林鎮地區發現了產于沉積巖中的與砷(AS)-汞(Hg)-銻(Sb)-鉈(Tl)密切相關的微細粒浸染型金礦,他們把該金礦以產地命名為“卡林型”。
上世紀80年代,貴州這個“人無三分銀”不產金的地方,相繼發現了浸染型金礦。這些新類型金礦的發現,徹底改變了貴州金礦資源貧乏的落后面貌,黔西南與鄰近的桂西北、滇東南構成了我國著名的“金三角”。經過30余年的地質勘查,黔西南地區的卡林型金礦資源量達到317噸。由此,黔西南地區成為貴州最重要的金礦資源產地,同時也成為我國重要的金礦產地之一。
隨著地質工作的不斷深入,地質工作者對黔西南金礦的認識也不斷提高。構造蝕變體(Sbt)的提出和成礦模式的建立,1000米以下二度空間找礦成為常態,新的理論廣泛運用于整裝勘查中。事實證明,理論創新帶來思想認識的突破,帶來革命性的突破,這就是不變的真理。
在新的找礦理論指導下,貴州金礦勘查成果頻傳:2011年以來,由105地質隊牽頭承擔的省級整裝勘查——黔西南金礦整裝勘查(第一批)和獨立承擔國家級整裝勘查——貞豐-普安金礦整裝勘查的實施,使貴州金礦找礦步入快車道。整裝勘查區內3年新增黃金資源量240噸,平均每年新增黃金80噸。此外,因為理論上的突破,一些沒有被列入整裝勘查區塊的其他區域找礦也取得大成果,新增金資源量48噸。特別是峨眉山玄武巖分布區的盤縣地區找礦取得原生卡林型金礦找礦突破的意義尤其深遠,發現了大麥地金礦和架底金礦兩個中型金礦床。近3年來,得益于整裝勘查,貴州新增金資源量288噸,平均每年新增黃金96噸。
勇于實踐成就新業績
曾經成就了“三陽開泰”的105隊人,時隔近50年又踏上開陽這片熱土。山還是那座山,地質工作者也換了好幾茬,但找礦報國的精神一直傳承著。
開陽磷礦是由老一輩地質學家羅繩武提出著名的“繩武推斷”而被發現的。在過去25億年漫長的歲月里,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孕育著萬物生靈,開陽地區處于陸緣海灣淺水特殊環境,形成質優、量大的磷塊巖礦床,成為我國重要的磷化工基地之一。
2012年底,105地質大隊牽頭實施開陽地區磷礦省級整裝勘查,這又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勘查區工期緊,工作程度高,工區復雜,再加上傳統觀念認為,新寨地區為潮坪瀉湖相環境,沒有磷的沉積,可想而知,要想取得找礦突破是多么的難。但作為功勛地勘單位的105地質隊來說,越難就越要攻堅克難。他們通過區內沉積環境調查和綜合分析,對巖相古地理進行了新的厘定,認為該地區在區內聚磷期屬于潮汐通道礁灘相,為磷礦沉積的有利位置,深部磷資源應該很豐富。由此,他們在成功申請了省級整裝勘查的同時,又成功升級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
當項目負責人萬大學站在新寨的山巔,面對曾定性為磷礦空白區時感慨萬千。當時,技術人員都在研究資料,討論怎么樣布孔,一鉆下去是肯定還是否定,在這地區勘查能否取得進展?最終,該隊決定,即便是冒著風險也要尋求那百分之一突破的希望。奇跡出現在2013年10月,該隊深部鉆孔揭露了全隱伏(埋深700米)的厚3米、平均品位28%的磷礦體,實現了區內磷礦找礦的突破。僅這一發現,該地區就有望新增磷資源量2億噸。6月24日,該項目順利通過貴州省礦權交易局專家組野外驗收,預計今年10月提交報告。
今年的7月11日,正在貴陽參加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來到貴州省地礦局,聽取了該局地勘情況的匯報。聽完105地質大隊隊長李柱云有關該隊獲得的找礦成果的匯報后,汪民副部長點頭稱贊,稱105隊不愧為功勛地勘單位。汪民強調,地質隊伍要依靠改革加快發展,要通過改革促使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根本改變,從而實現更為長遠的發展和更加輝煌的戰果。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大山深處,風景這邊獨好;大山深處,地礦人跋涉的腳步沒有停止。我們期待著更好的消息!
(關鍵字:勘查 磷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