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胎行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將進一步推動山東省綠色環保輪胎發展
山東省各級政府部門對輪胎行業非常重視,2014年,出臺了相關政策推動輪胎行業轉型升級。按照山東省統一安排,對山東省工業領域骨干行業開展轉型升級工作。輪胎作為山東省的優勢產業,成為山東省轉型升級的試點行業。
按照“摸清家底,對照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及指標,設計出山東省輪胎行業的發展方向、目標、實施路徑及配套政策措施”的要求,山東省石化協會、橡膠行業協會、骨干輪胎企業及研究單位(三角、玲瓏、賽輪、雙星、國家輪胎工程技術中心等)抽調人員,組成專門起草小組,在青島、煙臺、威海、東營等地實地調研。
從2014年5月初開始,經過多次討論修改,不斷完善,于6月初形成初稿,2014年6月13日上午在山東省政府第一會議室,向省長郭樹清、副省長張超超、鄧向陽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匯報。同時根據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一步補充完善,形成了近期全省輪胎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此方案于2014年10月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上進行了發布。
按照此方案的要求,總體目標,到2020年,山東省輪胎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骨干企業的產品質量、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球市場占有率提高到20%以上,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輪胎產業強省。
主要產品產量,到2017年,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全鋼工程胎產量分別達到9100萬條、31000萬條、29萬條;到2020年,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全鋼工程胎產量分別達到12000萬條、47000萬條、34萬條,斜交胎產量降至2000萬條。
產業結構,到2017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35%。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5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40%。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60%以上。到2020年末,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50%。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7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55%。骨干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80%以上。
創新能力,到2017年末,全行業科研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攻克和推廣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到2020年末,力爭全行業科研開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骨干企業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
品牌培育,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力爭到2017年末,全行業至少有1家企業達到世界輪胎前十強水平,力爭到2020年末,爭取有2家輪胎企業達到世界輪胎前十強水平。
集約水平,到2017年末,全行業銷售收入過100億的企業集團達到8家,其中過300億的1-2家,20家企業進入世界輪胎前75強排名。到2020年末,銷售收入過100億的企業集團達到10家,其中過300億的3家、過500億的1家。
節能減排,到2017年末,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55千克標煤/噸輪胎、488千克標煤/噸輪胎、829千克標煤/噸輪胎,分別比2013年下降5%。到2020年末,全省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32千克標煤/噸輪胎、463千克標煤/噸輪胎、786千克標煤/噸輪胎,分別比2017年下降3%。子午胎企業的煉膠、硫化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煙氣得到有效治理。
淘汰落后,到2017年末,淘汰全鋼有內胎子午胎產能1500萬條,斜交胎產能1200萬條。到2020年末,淘汰全鋼有內胎子午胎產能3000萬條,斜交胎產能2000萬條。
山東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的實施,對山東省輪胎行業結構調整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15年將是輪胎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元年。相關部門出臺了許多優惠及扶持政策。
山東省輪胎企業要抓住這個重要機遇,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發低碳綠色環保輪胎,如高性能、低斷面(超低端面)半鋼子午胎;寬斷面無內胎全鋼子午胎;減少斜交胎及有內胎全鋼子午胎的比例;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進一步降低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輪胎綜合能耗進一步下降。把玲瓏、三角等企業培育成為國際知名企業,進一步提高山東省輪胎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美國“雙反”將對山東省乘用車胎出口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商務部2014年7月15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雙反”調查),這是繼輪胎特保案之后,美國政府再度準備對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此類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今年1月21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及輕卡輪胎反傾銷初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產品存在傾銷行為。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傾銷及補貼合并有效初裁稅率,山東省涉案輪胎企業稅率從32.5%至169.28%不等。山東永盛橡膠集團因退出了強制應訴獲最高稅率169.28%。美國發布的稅率明顯高于以前預期,也遠高于山東省輪胎企業的承受能力。
據山東省商務廳產業損害調查處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輸美涉案產品金額33.4億美元,其中,山東省輸美涉案產品17.1億美元,涉案企業70家,出口額占全國的51.3%。如果執行此次裁決的稅率,對山東省輪胎及相關行業將造成巨大打擊。
在國外市場,中國輪胎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價格優勢來競爭。因此,提高關稅對削弱山東省輪胎的競爭力最為有效。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稅率,就算最低的稅率32.5%,山東省半鋼胎出口美國之路也基本堵死。
美國是中國輪胎出口最大的市場,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之前,中國生產的輪胎有三分之一出口到美國市場,出口額接近22億美元,占美國市場消費量的17%。2009年“特保案”后,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限制關稅,為期3年,其中,第一年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受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的影響,中國對美輪胎出口急劇下降,2011年中國對美出口此類輪胎金額跌到9.68億美元。山東省同期涉案企業輪胎對美出口量一度下降超過60%。相比“特保案”,此次“雙反”征收的稅率如此之高,且時間相對更長,山東省輪胎企業更難有招架之力。
山東省輪胎企業出口依存度較大,產品出口比重較大。根據省商務廳及海關的數據,山東省輪胎產量近50%出口,出口輪胎產品中的40%左右出口美國。一旦山東省輪胎出口美國受阻,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國家效仿。
比如俄羅斯作為中國輪胎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俄白哈”的反傾銷調查也將對山東輪胎企業帶來非常大的打擊。2014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雙反”的影響已經顯現。目前,山東省乘用胎生產企業的開機率普遍較低,好的企業在80%左右,部分企業開機率在60%以下。
據省商務廳數據,2014年,山東省輪胎出口88.55億美元,增長僅為2.7%,較2013年的12.95%的增長率下降10.25%;從2014年下半年,山東輪胎出口重地東營市的輪胎出口也明顯放緩,1~12月,東營輪胎出口額累計下降1.2%,山東省“雙反”稅率最高的山東永盛輪胎已經關掉大部分生產線,主要依賴出口的德瑞寶輪胎已全部停產。全國出口美國輪胎從2014年11月份開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11月同比下降21.9%,12月同比下降43.3%。
由于賽輪集團提出抗辯,美國商務部修正了對賽輪初裁稅率計算中的錯誤,將賽輪初裁稅率由36.26%修正為18.58%。美國商務部3月19日宣布了修正結果。由此,中國輪胎行業分別稅率企業平均稅率也從27.72%下降到18.99%,比第一次初裁稅率下降了8.33%。
此次美國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輪胎實施“雙反”初裁結果,在過去的中美貿易關系中是十分罕見的,對輪胎生產及出口大省的山東來說,影響和損失也是前所未有的,盡管企業采取了積極開發新興市場,向國外進行產業轉移,積極提升品牌知名度等自救措施,但短期內難以收到效果。
(三)復合膠新標準的實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
2014年12月31日,《復合橡膠通用技術規范》推薦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確定復合橡膠生膠含量不大于88%。標準對國內的天然橡膠產業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對于廣大橡膠加工企業卻提高了生產成本和工藝難度。12%的非橡膠成分已使復合橡膠有別于傳統的橡膠原料,成為了一種新的“復合材料”。
新的復合橡膠標準實施后,橡膠企業(尤其是輪胎企業)需要進行配方調整,產品試驗等。復合橡膠生產企業也需要投入大型煉膠設備對原生產工藝進行改造。這樣既提高了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提高了復合橡膠生產商的生產成本,對于正在受到美國“雙反”影響的中國輪胎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2015年,“創新思維,轉型升級”將成為山東省橡膠行業的主基調。一是切實加強品牌建設,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合理控制產能,以優質的服務,作為開拓市場,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產業產品的核心技術,積累研發經驗提升研發水平,推進“綠色生產”產業化。四是推動營銷模式創新,改變傳統代銷專營,開發建立新型適合企業的電商模式,傳統營銷模式與新型的電商模式相結合,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關鍵字:輪胎 行業轉型 環保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