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近日發布的數據,2018年,美國丙烷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97.2萬桶/日,超過2017年創下的出口量紀錄91.4萬桶/日。EIA經濟學家Warren Wilczewski表示,盡管中美貿易摩擦使得美國對中國的丙烷出口放緩,但出口到其他地區的量增加,2018年美國丙烷出口量還是出現了上升。
亞洲其他出口目的地的出口量都有所增加。2018年,美國對印度尼西亞丙烷出口量翻了一番,達到近900萬桶。韓國從美國進口丙烷量較上一年增加了近40%。日本從美國的丙烷進口增加了23%。Wilcezwski表示:“可以發現,市場已經找到了應對方法,來適應美國丙烷產量不斷增長和中國關稅等變化,即將出口量轉移到替代市場。當中國宣布對美國丙烷加征關稅時,市場一度出現恐慌,美國丙烷生產商曾對前景表示悲觀,甚至發出悲觀預測。一年之后,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與國際市場之間的價差不得不拉大以適應更遠距離目的地的運輸。”Wilczewski表示,2017年至2018年差價增加約3美分/加侖,與EIA對市場需要預期大致相符。
2018年也是美國丙烷出口量連續第三年高于汽油,丙烷仍然是美國第二大出口石油產品,僅次于中質餾分油。EIA表示,與其他美國石油產品出口情況不同,大量美國丙烷通常被出口到了亞洲市場,而且前五大目的地中有3個在亞洲。許多亞洲國家利用丙烷作乙烯和丙烯的生產原料。其中,日本是美國丙烷最大進口國,超過25.8萬桶/日,占美國丙烷出口總量的7%,較2017年增加了4.8萬桶/日。另外,對韓國和荷蘭的出口量分別增加了2.5萬桶/日和2.1萬桶/日。而對中國的出口下降了6.2萬桶/日,同比下降49%。2018年墨西哥進口量占美國丙烷出口的第二大份額,平均為13.1萬桶/日,較2017年減少7000桶/日。
(關鍵字: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