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全縣之力,打造海西不銹鋼產業基地。”這句響亮的口號是龍巖武平縣委、縣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出的“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的經濟發展目標。近日,龍巖市武平縣不銹鋼下游產業加工園區各類機器正在對坡地正在整修,部分新建廠房已經蓋起框架,部分年初建設完成的廠房內,機器正轟鳴作響,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加工不銹鋼材。
截止目前,該加工園區已規劃建設總面積6000畝、總投資120億元,力爭2012年產業園入住項目15個,年不銹鋼深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
“基地內移”搶占三省交界地優勢
武平縣地處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外出從事不銹鋼產業人員眾多,經過多年的打拼,已在廣東佛山一帶興辦了50多家不銹鋼生產企業,產業初具規模。隨著武平縣交通瓶頸的打破,該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逐漸顯現,不銹鋼企業主把生產基地往內地遷移,節省了運輸成本;加上武平的電力、勞動力優勢,以及老一代“農民工”難以割舍的回歸情節,武平不銹鋼大軍紛紛選擇返鄉創業。
馬明是福建鋼泓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他現在主要事情就是負責籌建武平縣分公司。“該公司于2010年從廣東進駐廈門,經過一年的經營后發現福建市場很大。于是開發福建市場便成為該公司的一個重要規劃。”他告訴記者,武平縣之所以成為公司選址除了“故鄉情”的元素外,更多的還是考慮到該地方的獨特的地理優勢。武平縣屬于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在此設立公司基地后,便捷的交通就可以使公司的市場擴展到方圓500公里,基本連接了廣東總部、沿海物流,并承接了北上的不銹鋼產品需求。因此,武平不僅成為他們公司的產業基地之一,同時也吸引各地不銹鋼產業“回歸”。
與馬明一樣作為武平不銹鋼基地產業開拓者的還有福航不銹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辦公室主任蘭成光。據了解,2010年,該公司幾名負責人瞄準武平的發展優勢,響應家鄉政府的號召,作為首批回歸家鄉的不銹鋼規模企業。目前,該企業已建成一個年產不銹鋼管材1.2萬噸以上企業,產品暢銷江西、廣東等地市場。蘭成光表示,隨著武平便捷交通網的形成,把生產基地往內地轉移不僅可以節省運輸成本,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優勢,更好地發展企業。
據了解,目前,園區道路、土方平整、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強勢推進,已經有10家企業簽約進駐園區,2012年產業園力爭入駐項目15個,年不銹鋼深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
制定扶持政策吸引企業回鄉
一個產業能不能打造成功,因素是很多方面的,但其核心處在于能否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要素。對于企業來說,政策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是關系到企業發展與否的關鍵所在。
為此,武平縣專門抽調人員組成課題班子,開展打造武平不銹鋼產業基地的專題調研。通過數月的作比較、找問題、尋思路,課題組深入論證了武平發展不銹鋼產業的優勢和不足,同時積極征詢專家意見建議,廣泛組織開展討論,作出了武平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打造不銹鋼產業基地的判斷,并不斷完善不銹鋼產業發展規劃,確立了按照“同意規劃、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創新模式、產業聚集”原則,分步推出不銹鋼產業園的宏偉藍圖。
據介紹,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回歸武平、集聚武平產業園,武平縣制定出臺了《促進不銹鋼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確定扶持不銹鋼產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在土地供應、財稅獎勵、融資擔保、配套用地等方面賦予不銹鋼項目更加優惠的政策。對重特大項目,特別是對前10家入駐且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億元以上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政策。
眾所周知,對于不銹鋼企業來說,“電費”是企業的重要生產支出之一。在福航不銹鋼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各條生產線正在緊張作業中。蘭成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武平,公司享受了武平的優惠電價0.7元/度,而在廣東的生產公司電費卻高達1.1元/度,按照公司每個月平均電費30萬元計算,一個月下來,就電費開支一項,武平的公司就可以比廣東那邊的公司節省十多萬元。“這種利潤,怎么會不吸引人呢?”蘭成光微笑地說。
據統計,目前武平縣規劃的不銹鋼產業園區總面積為6000畝,總投資120億元,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建設規劃總面積3000畝,總投資70億元,計劃到年底產業園入駐項目達到15個,形成30萬噸以上不銹鋼深加工能力,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力爭到2015年,入駐項目80家以上,年不銹鋼深加工能力達到80萬噸,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將不銹鋼產業園建成規模化、標準化、集團化的生產、加工、貿易功能園區,并逐步向周邊發展輻射,打造海西重要不銹鋼產業基地。
完善產業配套群打造不銹鋼產業基地
“在家鄉做不銹鋼,短板不在市場、人力或者技術,交通物流的高成本才是真正瓶頸。建設不銹鋼產業基地,沒有高度發達的商貿物流就等于失去了雙腳。”采訪中,馬明的一句話道出了不銹鋼產業群成長的瓶頸所在。
因此,當地政府在出臺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在用地配套、財稅獎勵、融資等方面開綠燈后,還進一步加大對不銹鋼產業配套設施的建設,吸引更多的企業回鄉筑巢。據了解,目前當地政府已同物流運輸公司合作,投資10億元啟動建設“物流集散中心”。按計劃,到2013年12月,這條以省道309線武平段為主軸的物流長廊,就可以快速將“武平造”傳遞至閩粵贛三省市場。這樣一來,當地場地、電力、勞工等成本優勢,將得到充分展現。
與此同時,我省第一家省級不銹鋼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落戶武平。該中心檢驗范圍包含不銹鋼、下游冷扎、汽車配套件、建筑裝潢用品等13個不銹鋼品種,中心竣工后將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授權,承擔全省相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質檢中心的建立,將為武平不銹鋼企業提供了一個專業的產品檢測、研發、信息平臺,對于推動武平不銹鋼產業集群,促進武平縣打造“閩粵贛邊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和貿易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介紹,該中心建設工期為一年半,目前已完成項目總體規劃、外觀設計、內部設計及檢驗設備選型工作,各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
時代日新月異、各地百舸爭流,面對仍處在一般發展水平的武平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特色、自己產業在“工業小縣、財政窮縣”中振興崛起、尋求發展之路。
(關鍵詞:不銹鋼產業基地 福建 龍巖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