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投寧夏能源鋁業400kA電解系列噸鋁直流電耗與2012年全國電解鋁行業平均指標相比降低573kWh,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率先達到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規劃》要求,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鑒定,該系列的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已成功跨入了國內鋁電解示范工程行列。
在400kA電解系列建設過程中,寧夏能源鋁業以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規劃》為指導,積極探索鋁電解新技術、新工藝,使系列達到節能化、環保化要求。通過探索與實踐,采用了陰極雙鋼棒技術,減少了電解槽水平電流,平抑了磁場,提高了鋁電解槽的穩定性。同時,在廠房煙氣凈化回收方面,采用節能環保的無隔板自平衡兩段式等量吸風煙道結構,在保持電解槽熱平衡的基礎上,實現了槽膛內均勻集氣和散熱。在鋁電解槽母線設計方面,采用非對稱配置結構形式,提高了磁流體穩定性。
系列建成投產后,承擔生產管理任務的寧東鋁業分公司加強新技術學習和掌控,探索生產規律。電解槽焙燒啟動階段,首次使用電煅石油焦做焙燒介質,采用矩形直鋪式鋪焦、陽極母線分流、陽極軟連接導電等多項技術,成功解決了電解槽焦粒焙燒過程中焙燒區域溫度不均勻、升溫不可控的弊端,爐膛焙燒效果良好。進入正常生產后,他們又以“低電壓、低分子比”為控制路線,積極探索低電壓、低分子比條件下,電解槽物料平衡、熱平衡及電流效率、氧化鋁濃度、過熱度、分子比、極距、槽膛內型等控制模式,確立了槽電壓、針振、擺動、鋁水平、電解質水平、分子比、電解質溫度、陰極壓降、側壁溫度、爐幫厚度、伸腿長度等十多項技術條件保持的基本標準。同時還通過采取優化煙氣流量控制、加強槽罩密封、規范槽罩擺放及優化覆蓋料結構、實施精細化操作、提高電解工操作技能等措施,確保系列穩定高效低耗運行。
(關鍵字:電解鋁 有色金屬 電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