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團、江西銅業2008年競得的阿富汗艾娜克銅礦,被認為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第二大銅礦,該項目2009年開工后進展緩慢,影響項目推進的主要因素有:阿富汗政府負責的文物發掘、土地征用和村莊搬遷,以及安全保衛工作。
中國出海開采資源屢屢受挫。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中冶集團)和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600362.SH,江西銅業)在阿富汗投資的艾娜克銅礦項目面臨變數。當地時間8月26日,阿富汗礦業部表示,這兩家中國企業希望簽訂新的條款,減少向阿富汗政府上交的特許使用權費,不必再興建一座電廠和煉銅廠,并推遲鋪設鐵路。
早報記者昨日未能聯系到上述兩家公司置評。
艾娜克銅礦位于阿富汗中東部盧格爾省(Logar)北端,距首都喀布爾市約35公里,被認為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第二大銅礦。中冶集團和江西銅業組成的投資聯合體2008年在該銅礦開發競標中獲勝。該項目于2009年7月開工,按原計劃項目建設期為5年,投資總額為43.9億美元,能為阿富汗帶來上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項目此后進展緩慢,影響項目推進的主要因素有:阿富汗政府負責的文物發掘、土地征用和村莊搬遷,以及安全保衛工作。
曾一同參與競標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2899.HK,紫金礦業)后來退出了中方聯合體。該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表示,艾娜克銅礦整體來說“性價比不高”,阿富汗的風險比較高,而且紫金礦業在2008年左右還沒什么冶煉業務,對銅精礦沒有迫切需求。
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262.SH,北方股份)在該銅礦有28臺“TEREX”牌MT4400AC型電動輪礦用車項目中標,但投標文件有效期已經于2012年底結束。北方股份內部人士告訴早報記者,自去年年底到現在,該銅礦項目仍沒有進展,公司的中標項目“實際上已經很渺茫了”。
“下一步工作不具條件”
據中冶集團公司官網資料,2008年8月,中冶集團銅鋅有限公司和江西銅業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注冊成立中冶江銅艾娜克礦業有限公司(中冶江銅),負責艾娜克銅礦項目,雙方分別擁有中冶江銅75%和25%的股權。
艾娜克銅礦探明銅礦石總儲量7.05億噸,銅金屬量1100萬噸。按照原計劃,項目建設期為5年,建成后年產銅30萬噸,比中標時預計的20萬噸提高了10萬噸。這一個礦的產量堪比中國每年自產銅產量的三分之一、進口量的約五分之一。
由于非內部的不可控因素,要按時投產已不可能。路透社稱,阿富汗該銅礦位于情勢危險的省份,經常受到反叛份子的襲擊。目前反叛份子已迫使工人逃離,導致礦區停工。
中冶集團旗下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601618.SH,中國中冶)在2012年年報中說:“由于阿富汗政府負責的文物發掘、土地征用和村莊搬遷工作、掃雷工作進展緩慢以及安全形勢愈加嚴峻,嚴重影響了(阿富汗艾娜克銅礦)項目的正常進展,導致項目下一步工作條件尚不具備;項目可研工作因磷礦和煤炭資源不落實而受到影響,公司將就此問題與阿方積極溝通,協商解決。”
據上述年報,中國中冶本打算在2012年度投入所募集資金的8.5億元人民幣在該銅礦項目,由于上述原因,實際投入為零。
此次中方打算取消的電廠、煉銅廠建設,以及推遲建設的鐵路,都是當年與阿富汗方面簽約時的承諾。阿富汗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戰亂不斷,2001年以后一直處于重建狀態,艾娜克項目頗受阿方重視。
阿富汗礦業部一位發言人稱,“阿富汗政府正在盡其所能……與該財團進行磋商,但合同條款是明確的,此前雙方已達成一致。”
中冶集團和江銅投入已經不小。根據江西銅業2012年年報,中冶江銅的初始總投資額為43.9億美元,又于2012年進行同比例增資,江西銅業對其增資1809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14億元。
獨立的反腐敗監管機構Integrity Watch Afghanistan稱,中國財團希望將開始生產的時間推遲五年,至2019年。
中國反思海外資源并購
中冶集團和江銅的遭遇,并非孤例。
Dealogic的數據顯示,自1995年以來,中國已斥資2261億美元用于海外并購,其中約四分之一發生在礦業,以便在全球資源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部副主任金柏松表示,政府依然鼓勵企業“走出去”,但目前的重點是要讓企業問“項目是否能賺錢”這類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去年12月份,中國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王建軍在閉門會議上表示,中國對境外鐵礦石項目投資已累計超過100億美元,目前只有少數項目已經投產。咨詢機構安泰科6月份表示,從中方控制的國際礦場進口的鐵礦石目前僅占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2.7%,遠低于2011年設定的40%的官方目標。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中信泰富)所有的西澳SinoIron項目于2006年啟動后,目前仍未能輸出鐵礦石。勞動力成本高企、巖石中天然含有石棉、大型礦石粉碎機在安裝數年后仍不運轉,多重因素卡住了這個開發成本高達25億美元的項目。新華海外財經援引分析師的觀點稱,Sino Iron項目的資本支出可能會達到110億美元。
此外,一些海外礦產的基礎設施投資遠高于礦石生產環節的投資,亦是拖延投產的重要原因。
中國中冶去年12月份擱置了位于西澳蘭伯特角的30億美元磁鐵礦項目,原因是長期成本超支。一年之前,中鋼澳大利亞礦業有限公司也擱置了同一個地區的20億美元WeldRange項目,因為缺乏運送鐵礦石的基礎設施。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去年11月份暫停了2009年簽署的、關于在巴西修建一家鋼鐵廠的50億美元合資企業協議,理由是需要為這個未開發的地塊建造鐵路基礎設施。
(關鍵字:銅礦 中冶集團 江西銅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