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六年多,卻有三年都在虧損,尤其是2013年初剛摘掉“*ST”的帽子,業績卻又迅速出現大幅下滑。這就是地處云南曲靖的上市公司羅平鋅電(7.69, 0.01, 0.13%)上市以來交出的成績單。
即便如此,有細心的投資者發現,羅平鋅電去年摘掉“*ST”大都是靠政府補貼,這或許也是公司“摘星”后,業績迅速下滑的原因。
不僅如此,在糟糕的業績表現背后,羅平鋅電的內控措施也飽受質疑。2013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預告被指與實際情況相差甚大,且由于公告不及時收到深交所監管函被迫整改,而負責信披的董秘喻永賢也由于屢次違規遭到質疑。
“摘帽”后前三季虧4562萬元
2013年4月18日,羅平鋅電宣布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申請獲得深交所批準,這也意味著其成功實現“脫星摘帽”。但令一些投資者失望的是:即便是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羅平鋅電的業績卻沒有真正好轉的跡象。
2013年第一季度,羅平鋅電實現營業收入為1.15億元,同比下降57.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3866萬元,同比下降1409%。第二季度,羅平鋅電的虧損仍在繼續。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65.94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5.7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6193.18萬元。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羅平鋅電方面稱:“主要原因是期末庫存原料及鋅錠等產品成本下降,存貨可變現凈值大于帳面價值,導致期末未提存貨跌價準備,加上本期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比上期下降等因素影響”。
但是,到了第三季度,情況是否有所好轉呢?2013年第三季度,羅平鋅電雖然實現了小幅盈利,但業績較去年下降幅度更大。其中,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31萬元,同比下降81.47%,而201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累計虧損仍高達4562萬元,同比下降337%。
這樣的業績表現讓投資者只能選擇用腳投票。相關數據顯示,如果從2013年9月17日的高點算起,至2013年12月23日收盤,羅平鋅電的股價在二級市場上跌幅已經達到24.33%。
靠政府補貼?
由于2010年、2011年的業績連續兩年虧損,如果2012年持續虧損,羅平鋅電將面臨著被逐出資本市場的危險。但是,憑借政府補貼等手段,其在2012年實現盈利。那么,羅平鋅電是如何實現盈利的?為何在在“摘帽”后業績又一蹶不振?
首先回顧下2012年羅平鋅電的盈利狀況。2012年度,羅平鋅電實現營業收入126220.09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86.34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話,則2012年羅平鋅電實現的凈利潤僅有902萬元。
資料顯示,2012年羅平鋅電獲得政府補助1347萬元,遠遠超過2011年的237萬元和2010年的404萬元。不僅如此,市場上也有聲音質疑羅平鋅電能夠扭虧實際上是大玩會計手法進行利潤調節的結果。相關資料顯示,2011年羅平鋅電巨額虧損2.8億元,但就是這一年該公司計提了一項匪夷所思的資產減值計提準備。
根據羅平鋅電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對2011年12月31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內鋅錠存貨資產計提減值準備4086萬元,加上對其他存貨的跌價計提額,當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就達到了5726.04萬元,相當于其存貨價值的13.3%。
轉眼到了2012年,當初已計提的鋅錠存貨全部實現了銷售,羅平鋅電就對期初計提的鋅錠存貨跌價準備賬面余額分批進行了全額轉銷并沖減銷售成本。憑借此,該公司在2011年計提的大額資產減值損失,反倒在2012年的財務報表中貢獻了大額的利潤,從而為2012年實現盈利打下基礎。
不難發現,如果沒有這一筆巨額的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 羅平鋅電在2012年的業績至少將虧損2000萬元,如果減去上述政府補貼的話,其虧損還將繼續擴大。
對此,有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指出:“羅平鋅電在2011年巨虧時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做法就是想一虧到底,以便輕裝上陣為2012年盈利創造條件,這樣有助于避免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羅平鋅電是利用了會計準則調節了利潤來保殼”。
內控多現漏洞遭黃牌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7年登陸資本市場六年多以來,羅平鋅電竟然有三年的時間都在虧損。
有數據顯示,在2007年至2012年期間,羅平鋅電在2008年,2010年,2011年均出現了業績虧損的狀況。具體來說,2007年是羅平鋅電上市的第一年,當年公司實現了盈利1億元,但是這也是其上市至今業績達到的最高點。上市第二年即2008年,羅平鋅電便虧損5775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下同),2010年、2011年更是連續兩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其虧損額達到2.69億元,比2010年虧損額的1716萬元擴大十多倍。
而引人注意的是,在摘帽后業績不佳的情況下,羅平鋅電的內控機制頻現漏洞,其完善性也令人擔憂。2013年6月3日,羅平鋅電收到深交所監管函,指出公司未能及時披露 2013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隨后按要求整改。由于屢次信披違規,財務總監兼董秘喻永賢也被質疑。
有財務人士指出,一般情況下,但凡上市公司業績預告需要修正,就是財務出現問題,或者出現了窟窿,羅平鋅電的修正公告值得廣大投資者、監管部門及媒體的警惕,而深交所的監管函來的及時準確、公平公正,給了羅平鋅電一個“黃牌”警示。
實際上,羅平鋅電先是在2012年年報中預計2013年第一季度凈利潤虧損500-1000萬元,但隨后2013年4月16日,公司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2013年第一季度凈利潤修正為虧損3400–3900萬元。2013年4月26日披露的實際數據為虧損3865萬元。
由于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與預告數據差異較大,且未及時在4月15日之前予以修正,這也使得公司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2.1條、第11.3.3條,以及《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及其修正》的相關規定。
有投資者致電本報直言,“羅平鋅電業績預計相差這么多難以信服,而早在2012年因虛假披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董秘三位高管遭到通報批評處罰。此次再次遭深交所發函警示,羅平鋅電財務總監兼任負責信披的董秘喻永賢再三違反信披制度,能力備受質疑,這怎么讓我們這些小股民對公司的管理和高管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8月,《證券日報》就對羅平鋅電 “連環錯”予以報道指出,公司先是虛假披露上億元項目在2009年4月已達可用狀態;隨后在2010年1月試生產被環保部門叫停但未披露,并被深交所查出;再者公司因虛假披露和隱瞞不報,三高管遭到深交所通報批評。而對于羅平鋅電的系列問題,本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關鍵字:羅平鋅電 鋅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