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地調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北山—祁連成礦帶礦產資源潛力調查》和《西北地區整裝勘查跟蹤綜合與動態評估》項目專家組在北祁連大岔—大坂地區進行了聯合地質考察,指出該地區海底噴流型鐵銅礦找礦潛力較大。
西安地調中心在2000年~2001年實施《北祁連錯溝—寺大隆一帶銅礦預測與評價》項目過程中,通過地質填圖、電法、礦化標志等方法預測出納木橋隱伏銅礦找礦靶區。2014年,民營礦業公司在該靶區經硐探驗證,見到數米厚的塊狀硫化物型銅礦體。銅礦石具紋層狀構造,圍巖為奧陶系海相基性火山巖,表明為海底火山噴流成因。這說明,西安地調中心采用地質—物探綜合方法預測火山巖型塊狀硫化物礦床是切實有效的。此外,在大岔地區奧陶系基性火山巖與沉積巖過渡地段,發現了大量磁鐵礦滾石。經測制地質剖面,初步控制一處磁鐵礦露頭,鐵礦體厚約10米,出露長度約100米,呈層狀產于奧陶系碳硅質板巖中。
通過考察,聯合考察組認為,北祁連大岔—大坂地區海底噴流型鐵、銅礦找礦潛力較大,下一步可采用地質填圖、高精度磁測和探礦工程等方法對礦體進行進一步控制。
(關鍵字:銅礦 海底噴流型鐵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