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報道: 美國就業環境向好,樓市量價齊增的復蘇更有望良性帶動經濟增長;歐洲央行恢復購債,外部宏觀因素短暫穩定。然而,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行,終端需求難改觀將繼續打壓銅價。
美國樓市強勁
提振經濟復蘇
美國9月全美房地產經紀商協會(NAR)季調后成屋銷售升至517萬戶,季調后NAR成屋銷售年化月率增長2.4%,預期增長1.0%,前值下跌1.8%。分項指標, 9月獨棟成屋銷售年化月率增長2%至456萬戶,創一年以來最大升幅;9月獨棟成屋銷售年化月率增長5.2%至61萬戶。分地區來看,在所統計的四大地區來看,三大地區的成屋銷售回升,主要受西部地區錄得7.1%的升幅所提振,同時東北部地區,以及南部地區的成屋銷售同樣走高。
勞動力市場顯著改善,以及抵押貸款利率下滑,正在幫助支撐樓市需求,進而為經濟復蘇提供緩沖。就業增加強勁,抵押貸款利率較低,所以民眾的購房負擔能力相對強勁,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房地產復蘇依然完好。9月成屋銷售反彈,創下近一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佐證該國的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提振經濟全面復蘇。
德國經濟瀕臨衰退
多項歐元區經濟數據惡化,導致德國央行作出該國經濟有接近衰退的悲觀預測,該行預計德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疲弱,使歐元區的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德國國內信心受到俄羅斯形勢和其他事件的沖擊,目前經濟已經停滯,這意味著歐元區其他地區的增長也會更加疲弱。 二季度德國經濟產出萎縮0.2%,如果第三季再出現萎縮,將標志著經濟陷入衰退。增長放緩可能使德國面臨更大壓力,要求其擴大投資以提振經濟。在歐洲央行的10月會議上,管委會已決定購買有資產擔保的證券(ABS)。有消息人士稱歐洲央行有意在二級市場上買入歐元區公司債,決議或在12月會議時作出,并在2015年初開始實施。
歐央行所推進的購債舉動越來越與美國式量化寬松趨同,有理由相信歐央行的購債計劃不應只限于國債和大型銀行證券化資產,直接購入公司債以加強流動性的定向注入,是幫助企業以更低融資成本刺激經濟復蘇的有效途徑。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中國三季度和9月主要經濟數據,整體缺乏亮點,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3%,但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低于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7.5%。除了9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和9月進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之外,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固定資產投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速均較前值明顯回落。暗示四季度樓市調整或將延續,地產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繼續放緩,企業債務風險和產能過剩風險對于經濟的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四季度經濟仍不樂觀。
終端消費沒有起色
中汽協數據1~9月汽車產量同比增速繼續下滑至8.11%,2月份最高值為11.4%;產業在線數據顯示1~8月空調產量同比增速為9.8%,但銷售增速下滑至5.52%,3月份最高為7.55%;鐵路總公司數據則顯示1~8月鐵路基本建設投資達到2984億元,同比增長7.5%,較6月份的6.77%小幅上漲。住建部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開工720萬套,基本建成470萬套,分別達到年度目標任務的103%和98%,完成投資10700億元人民幣。
據我們的調研顯示:一些中小型銅材企業由于資金鏈拖延嚴重,開工率不佳,也就不敢再囤貨;在需求疲軟的狀態下,再加上貨款回籠艱難,資金受限的雙重打擊,企業經營雪上加霜。隨著金九銀十結束,銅材企業前景堪憂,后期用銅需求依舊難有好轉的跡象。
投資基金維持空頭倉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銅期貨基金微幅凈空持倉23865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基金經理減持銅凈多頭頭寸。銅價重心顯著下移,下游需求不佳、供需偏弱。我們認為銅價短期出現空頭回補的小幅反彈后,仍將繼續下探。
(關鍵字:銅價 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