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報道:在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的指導下,李克強總理提出“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囊括簡政放權、投融資體系、價格體制、財稅體制、金融市場、國資國企、外貿轉型、對外開放、區域合作等一系列主題,繪就2015年深化改革的路線圖。
從2014成績單看2015“硬骨頭”
改革深水區,正是改革進入關鍵之年的特征之一。
如習近平所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2014年,改革成為熱詞。
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100多次用詞“改革”;4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140多次用到“改革”。
“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隨著習近平向全球發表2015年新年賀詞,2015年改革更是給人提速迅猛之印象。
1月30日和2月27日,深改小組召開會議,分別審議通過了“加大改革落實力度,深入開展改革督察”和“足球改革”的改革方案。
有“小國務院”之稱的國家發改委也一改往日“重發展”、“少改革”的面貌,在2015年新年伊始就給出一個改革大禮包——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而就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前兩天,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天然氣價改方案,將能源價格改革進一步拉向深入。與此同時,國資委也透露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總體規劃方案即將成形的風聲。
“去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點任務啟動實施,本屆政府減少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提前實現,這份成績單的確來之不易。”李克強說。
從李克強列出的2014年改革成績單來看,除簡政放權外,土地改革、國企改革、負面清單、鐵路改革等都在2014年全面鋪開,啃了不少硬骨頭,但真正要把這些硬骨頭啃掉,關鍵還在于2015年。
市場化是改革之魂
在改革深水區如何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是2015年改革路線圖的主線、更是靈魂。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論及簡政放權,李克強說,在去年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今年將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
短短一句話,凸顯了本屆政府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的施政思路。
“就發改委自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身的改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向百余名中外記者表達了他對“深化改革”的最新理解。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頻頻涉及“市場”這個關鍵詞。
他說,“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2014年,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政府改革,在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上取得長足進展。2015年更需要加快政府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向記者表示,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的深入推進,未來3至5年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的條件基本具備。
為此,他建議,未來1至2年,在中央和省一級政府全面推行負面清單管理并取得重大突破。
從金融、國企等核心領域的改革來看,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以建立高效的市場為定位。
如“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臺”、“大幅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價格改革方向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等。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應該抓好落實,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設完善的要素市場,完善市場規則,充分交給市場,督促各項改革規劃落地。包括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完善各類要素市場,夯實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說。
簡政放權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落地問題?面對記者的提問,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許勤向記者表示:“你提的問題非常好,實際上簡政放權一定要具體化,除了把審批事項減少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優化流程,使得每個行政環節的時間都縮短,每個環節都減少才行。”
讓改革紅利成為增長新動力
徐紹史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談2014中國經濟時稱,“困難比預想多,結果比預想好。”這恰恰是改革的“紅利”作用。
GDP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以上,進出口增長6%,M2預期增長12%……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一連串數字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從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型,一個個剛性數據也給中國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對記者說,目前中國經濟轉型關鍵一招就是創新驅動。
“首先是制度創新,即全面改革,其次是管理創新,還有科技創新、萬眾創新。制度、管理、科技這三個層面的創新要結合在一起,又要特別抓住全面改革”賈康說,“制度創新做得好,就可以打開‘管理創新’、‘科技創新’的空間,反過來‘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又能策應制度創新。”
“我是連續第18年聽取政府工作報告,總理提出向改革要動力,只有改革才能得紅利,我自己感覺這次最振奮。”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說。
“政府工作報告里多次提到負面清單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設立自貿區以后提出的。自貿區很大的一個作用是改革的先行者,包括資本的自由流動、審批更加靈活,我覺得這方面自貿區的實踐對整個中國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樣板。”郭廣昌說。
全國政協委員、富力地產總裁張力在政協經濟組討論間隙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以政府下放審批權力改革為主。
“經濟改革方面,可能市場經濟發展與現有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契合,需要調整,就像兩個齒輪速度不一樣,做必要的改革調整是適應中國市場高速發展的需要。”他說。
改革紅利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14年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達到1293萬戶,其中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45.9%,形成新的創業熱潮。
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就業不降反增,顯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場的無限潛力。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以釋放市場活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這既是改革的任務,更是改革的成果。
“2015年,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兼顧,真抓實干,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說。
(關鍵字:2015改革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