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全國社會鋅錠庫存總量為27.5萬噸左右,其中上海22.1萬噸,廣東4萬噸,天津1.4萬噸。今年進入2月份以來,鋅錠庫存持續增加,最高至3月下旬接近30萬噸,當然這與每年春節期間冶煉廠依然正常發貨而消費端停滯有關,不過今年增加的量較去年增加明顯,去年春節期間的增量為8萬噸左右,而今年這一數字達到13.5萬噸,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冶煉廠產量增加了,因此庫存大幅增加并不奇怪。然而大家關注的重點在于春節回來之后到現在已經進入6月份了,往年春節后大幅去庫存的現象并沒有看到,今年1至5月,庫存增加約10.7萬噸,去年同期庫存減少約8萬噸左右,這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僅僅將原因歸結于國內產量的大幅增加好像理由也并不充分,畢竟去年第四季度國內鋅錠產量比目前還高,然而當時國內鋅錠庫存依然持續下降。那可能就是就是消費出現了大幅減少,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下面從供給端的增量再結合上述庫存與去年同期的增量來反推下今年前5個月鋅的消費到底如何。
一、產量方面,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不管是國產鋅精礦還是進口鋅精礦供給都較為充裕,鋅價和冶煉加工費均持續高位令冶煉企業利潤豐厚,從而一直維持較高的開工水平,據南儲商務網測算,以現貨鋅價16300元/噸的價格計算,外購鋅精礦的冶煉企業每噸平均生產成本在15800左右,而自產礦的企業利潤更高。根據國統局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精煉鋅產量累計比去年增加大概26萬噸左右,數字雖然略有偏高,我們姑且以20萬噸來計算。
二、從進口上來看,雖然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進口量較去年大幅減少,但實際的情況是今年前4個月進入國內的進口鋅反而比去年更多。通過查詢海關數據,去年前4個月進口鋅總量中有超過70%是通過保稅監管場進口,融資居多,且2013年12月份之后進口一直虧損,保稅庫的鋅無法流入國內,所以大概僅8萬噸左右的量補充國內市場;而今年前4個月由于融資需求大幅減少,通過保稅監管場所進口的鋅錠比例下降至不到40%,且去年12月中旬、今年1月中旬以及3月份進口鋅盈利窗口都曾打開過,大概估算,進入國內的量在11.5萬噸左右。因此,今年前4個月進口鋅供應量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3.5萬噸左右。
通過以上分析之后,我們再來反推下今年鋅的消費情況到底如何:庫存上來看今年前5個月與去年同期比多增加了18.7萬噸;供給端,由于上述我們計算的是前4個月的數據,5月的產量數據我們只能估算,取前4個月的增量平均值5萬噸,那么前5個月的凈增產量為25萬噸左右,5月份進口由于進口盈利窗口與去年一樣未能打開,所以基本無增量,所以供給端與去年同期比多增加了28.5萬噸(25+3.5)。最后的結論就是今年前5個月鋅錠消費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0萬噸左右,增速在4%左右。
(關鍵字:鋅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