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以近50%的年內漲幅,當之無愧地成為有色金屬中最亮的那顆星。
今年,LME鋅及滬鋅完全不同于過去幾年的過山車走勢,而是呈現出一路上揚、且在10月底加速走高的火爆行情。
LME鋅價周四(24日)盤中跳升至2760美元/噸,為逾八年最高位,較1月所創的六年半低點1444.50美元已暴漲近90%。滬鋅周四一度漲停,周五繼續攀升,最高觸及23000元/噸。
鋅上漲的邏輯是什么?
為何鋅價今年一路沖高不回頭?其上漲邏輯究竟是什么?
廣發期貨商品組組長劉碧沅在公眾微信號“沅創筆記”上發文稱,一方面是喊了兩年的礦山關閉真的到來,導致供應大降;另一方面是下游消費大超預期:
(一)共識的邏輯
1、集中閉坑
從2014年開始,在幾個大型礦山面臨閉坑的預期下,全球就一直在喊缺礦缺礦,2014年有一波階段上漲行情,但卻沒有持續,這主要是因為一些礦山的閉坑是循序漸進的,但是2016年,狼卻真的來了。世紀礦和利興礦直接閉坑,選礦也終結,鋅精礦市場陷入全線告急的局勢。
我們先看一下,一共有多少礦山關閉,根據安泰科數據統計,2015-2016 年中國之外地區關停的礦山產能有 90 萬噸,不過由于這些礦山在 之前已經陸續減產,實際體現在產量的減量上會略低一些,估計在 60 萬噸左右,加上嘉能可停產的 50 萬噸,再考慮其他地區約 10 萬噸的減量,2016 年全年中國之外地區產能將縮減 120 萬噸。此外,2016年新增礦產產能在36.1 萬噸,2016年實際減量為84萬噸。
2、閉坑帶來的影響有幾何?
(1)全球礦產大降
因為閉坑,確確實實已經影響到鋅礦的供應。從ILZSG數據看,1-8月累計鋅精礦產量851萬噸,去年同期909萬噸,累計下降了58.8 萬噸,安泰科數據礦的短缺達到了近90萬噸,筆者調整的數據短缺67萬噸,估計整個全年依然會造成比較的精礦缺口。精鋅的產量1-8月892萬噸,去年同期930萬噸,整體也是出于下降態勢。
(2)國內礦產供應大降
根據統計局數據,礦產1-9月累計343萬噸,同比下降4.65%,海關數據,1-9月進口精礦累計140萬噸,同比下降40.45%。進口大幅下降,一方面和精礦本身供應緊張有關,一方面和TC持續下降,冶煉廠持續虧損有關。后期我們料這種情況會進一步持續。國內市場因環保檢查以及投產不足也造成產量大幅下降。表觀供應上,1-9月,累計供應413萬噸,而算上我們的模型統計的精礦需求,國內精礦累計缺口在52萬噸。從今年開始一直處在缺口持續擴大的狀態,這確實也加速了行情的衍化。
(3)TC跌價無底線
TC價格可以直觀反映精礦短缺程度,我們看今年的TC價格是如何一步一步跌破了底線的,最近據說有進口精礦報價在30美元/噸,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回顧了下長周期的現貨TC,即使在精礦非常短缺的2011年,冶煉廠出現大幅減產的那一年,TC也還是在50美元以上,現在居然跌到了30美元。確實是無節操無底線跌價,這也反映了精礦市場的超級緊張程度。也有傳明年的年度TC談到了50-60美金,這非常可怕,今年也就聽說談到了180美金的,50-60美元那是在鋅上市以來沒出現過的。
(二)超預期的邏輯
有一個邏輯可能大家不會注意到,那就是我們的消費數據真的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先梳理的是我們的初級產品,我們發現,作為鋅消費70%貢獻的鍍鋅板板塊,今年不僅僅產量大幅飆升,出口大幅增長,開工率也是維持在近幾年的巔峰水平。
如果從終端消費看房地產和汽車,數據也支撐了我們的消費邏輯。房地產作為房地產后周期行業,一般滯后房地產銷售6-12個月,也就是從今年7月以后走高的銷售數據將會直接影響到11月到明年年中的有色消費。汽車數據看,1-10月累計汽車產量2088萬輛,同比增長12。7%。銷量累計2201萬輛,同比增長14.2%。
后期邏輯演繹思考
劉碧沅最后還分析了邏輯演繹的其他狀態:
第一,下游消費如果持續,冶煉廠開工率高,礦持續緊張,不得不減產,鋅錠缺口擴大,鋅價漲(目前的狀態,明年一季度可能減產,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冶煉廠缺庫存,鋅錠庫存要大降了)。
第二,下游消費如果不能持續,冶煉廠開工率降低,礦供應緩和(二季度嘉能可復產),邏輯減弱,價格下跌,利潤分成減少,加工費虧損,冶煉廠開工率進一步下降……價格跌到一定程度,鋅錠庫存較低,價格支撐,回升……
第三,消費保持,礦持續緊張,不得不減產,鋅價漲。
看到沒有,筆者思考來思考去,還是一個結論,都是漲……
(關鍵字:鋅)